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操作(急救手法海姆立克)

作者:佚名

近日,南通一名2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大哭导致气管被卡,出现了窒息的情况,家长立即拨打120求助。负责接线的调度员沉着应对,远程指导孩子家长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化险为夷。

立竿见影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到底应该怎么做?除了帮助别人,能实现自救吗?如何提高自己的急救意识、急救技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教授杨震作了详细的科普。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什么?

人类的气道与食道彼此相邻,两条通道之上的会厌软骨通过肌肉牵拉控制升降,使空气和食物能分别顺利地进入气道与食道。正常生理状态下,两条管道各司其职,发挥重要功能;但是,一旦有食物或者其他异物不小心“串门”跑到气道后,呼吸枢纽就会被堵塞,严重者会造成窒息。

约80%的呼吸道异物梗阻发生在儿童身上,其中1-5岁的小儿最多。对成年人而言,咳呛与误吸更多见于醉酒后。当自己或者周边有人突发呼吸道异物梗阻时,海姆立克腹部急救法就能发挥自救或者解救的作用。

杨震介绍,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由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Henry J·Heimlich)发明,是一种解决气道梗阻的相对有效的紧急办法,该方法相对简单、普通人容易掌握,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肺部残余气体产生气压差,从而将异物排出气道。抢救过程中实施者看似背后拥抱患者,故该方法又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项人人必备的生活急救技能,与心肺复苏术同等重要。”杨震说,“大家应该学会该急救法,从而做到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冷静识别、有效处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怎么做?

杨震介绍了几种情况下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

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操作(急救手法海姆立克)插图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

1.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施救者位于患者正后方,前腿弓,后腿登,并站稳;若患者呼吸极度困难无法自主站立,可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

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一手握拳,另一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握拳手的虎口紧贴患者上腹部中央。

突然用力收紧双臂,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使膈肌上升压迫肺与支气管,利用呼吸道内残余气体冲击被堵塞的气道,从而把异物冲出气道,解除梗阻。

施压完毕后应立刻放松双臂回到环抱状态,然后重复上述施压步骤,直到异物被排出。

针对孕妇或者肥胖人群,可沿用上述成人海姆立克冲击法,但此时抱拳虎口紧贴的位置应适当上移,到达胸骨下端(约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位置,与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位置相近)。

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操作(急救手法海姆立克)插图1

小儿海姆立克急救法

2.小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多用于1岁以下、发生严重甚至完全呼吸道梗阻的小儿患者):

急救者坐在椅子上,将患儿面部朝下置于自己的前臂,手托着患儿的颞部,另一只手扶住患儿的颈部,迅速将患儿翻转扒在自己的大腿上。

固定好患者体位后,用扶颈手迅速拍打患者背部的肩胛中间部位,通常需连续拍打2~5次,观察能否将异物排出。

若患者无法将异物排出,应迅速将患者仰卧放置于坚硬平面,用双指对患者胸部位置用适当的力度深压,施压后手指立即返回原位置,然后重复推压2~5次,观察能否将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操作(急救手法海姆立克)插图2

海姆立克自救法

3.基于相同原理的海姆立克紧急自救法:

若呼吸道异物梗阻发生于自己身上,身旁无人或者没人掌握这项技能,也可以自己实施腹部冲击。此时可利用周围的坚硬、突出的物体(如凳子椅背、桌角等家具),身体主动向这些物体猛冲以向腹部施压,达到相似的腹部冲击效果。若无相对尖锐的物品,也可一手握拳,一手抱拳(手势与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时相同)抵于自身上腹部中央,再寻找物体冲击以向腹部施压。

不适用于鱼刺等误入呼吸道

杨震特别提醒,如果遇到异物误吸导致呼吸道梗阻,一定要快速判断堵塞的异物种类和气道阻塞情况。海姆立克急救法不适用于鱼刺、鱼骨、细长玩具物件等较尖锐物体误入呼吸道的情况;

海姆立克急救法更多适用于严重和完全呼吸道梗阻的情况,此时肺内残余气压更高、冲力更强,面对部分性气道梗阻或施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后转为部分性气道梗阻的患者,在保障生命体征平稳、尚可维持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尽快拨打120电话或自行前往附近医院急诊科就诊,在急诊喉镜的帮助下迅速识别并取出异物是最有效的异物梗阻解决方案。而海姆立克急救法则是危急情况下的急救方案,是呼吸道梗阻患者在院外急救的最后一道生命保障。

今年9月,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山一院承办的科普项目——“常见心脑血管危急重症知识的科普”活动公众号、视频号启动运营。该科普项目由杨震团队负责开展,邀请中山一院医疗工作者参与编写科普文章、制作科普视频,旨在提升更广泛人群的急救意识和对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记者】钟哲

【作者】 钟哲

广东健康头条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本文标签: 异物   患者   腹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wanyaow.com/news/5495.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美元汇率 |优学网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 冀ICP备20020072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