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减肥 > 文章正文

孩子中了什么“邪”

作者:佚名

周末我上门诊,一对年老的夫妇带着孙女从陕北跑到西安来看病,说不知道孩子得了什么怪病?仿佛是中了邪。忽然的摇头,眨眼,手有时候一抽一抽的。一开始以为是孩子自己耍怪,后来发现无论是训斥孩子还是打孩子,对孩子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善作用。孩子出现怪病的时候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自己不知道或自己就是意识到了也不能控制。

孩子中了什么“邪”

其实这个孩子不是中了邪,这个孩子得的是典型的儿童抽动症。孩子后来的化验也证实了我的判断。

抽动症多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病,是一种以发声抽动或者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

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的运动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除了上述表现之外,有的患儿还伴有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做强迫性动作,且至少持续2周的时间。病程不超过1年的,称为短暂性

抽动障碍,超过1年则为慢性抽动障碍。

病因

目前,对于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短暂性抽动障碍有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有抽动障碍,孩子也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

大脑损伤:孩子在出生时有产伤、窒息等,更容易出现抽动障碍。

身体因素:结膜炎或倒睫能引起眨眼,上呼吸道感染能引起吸鼻、面部肌肉抽动。当这些疾

病痊愈后,抽动症状仍然存在。

社会心理因素:孩子受到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学习负担过重等方面的影响,使抽

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药物因素:孩子长期服用中枢兴奋剂、抗精神病药物等,其副作用可导致抽动障碍。

此外:早产儿,过敏体质,男孩发病率高。

短暂性抽动障碍

大多数孩子在第一次发病时出现简单的运动抽动,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波动(有时加重,有

时减轻)或部位转移(从眼、面部向颈部、上下肢发展)。常见表现为眨眼、挤眉、吸鼻、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少数出现简单的发声抽动,如单纯反复咳嗽、长叹气或清嗓等,表现和严重

程度会因人而异。

慢性抽动障碍

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2%。患儿可有简单的运动抽动或复杂

的运动抽动,也可有发声抽动,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同时存在,而且症状相对不

变,能持续数年甚至终身。

抽动秽语综合征

这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发病年龄为2~15岁。患儿的多发性、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可先后出现,也可同时出现,病程比较长,能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患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策

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般不会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大多数可以自行好转。干

扰少、抽动症状程度轻的患儿不需要特殊治疗,症状明显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服

用小剂量的药物。

慢性抽动障碍的症状已经持久、固定,对日常生活、学习没有影响的患儿,一般不

需要特殊治疗。

对于确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应及时服用药物和进行心理干预。

给家长的建议

多数抽动症患儿胆小、内向、容易紧张,乏力,在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后,受到

老师或家长的指责后或接触新的环境时出现抽动的症状。因此,家长应该做到:

⒈带孩子看医生,检查脑电图等化验,排除疾病因素的影响;

⒉避免孩子长期玩电脑游戏或长时间地看电视;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⒊有目的地让孩子多户外活动,以此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⒋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压力,可以让孩子学一种乐器或唱歌(以娱乐为目的),陶冶孩子性情,同时增加孩子接触各种环境的机会;

⒌调整家长自己的情绪状态,心理干预比药物更重要,切记不要在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用语言甚至体罚的方式进行纠正;或表现出过分担心的样子,多拥抱鼓励孩子。

6.到学校给班主任老师说明孩子的病情,请老师们不要看到孩子的怪动作误解孩子。

7.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药物和调整剂量,不要擅自增加药量或停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或增加治疗的难度。

8.营养均衡,不挑食,同时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最好避免可能过敏的食物。防止孩子便秘,如孩子反复便秘,一定要想办法改善。

9.同时可服用中药,协助治疗。

本文标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wanyaow.com/news/526957.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美元汇率 |优学网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 冀ICP备20020072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