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耳屏尖在哪里

作者:佚名

耳屏是指外耳门前面的突起由软骨和皮肤构成,能遮住外耳门。

耳屏尖在哪里

耳屏是指外耳门前面的突起由软骨和皮肤构成,能遮住外耳门。后方的对耳轮下部有一突起,称对耳屏。之间有一凹陷,称耳屏间切迹。

婴幼儿骨性外耳道发育未全,软骨性外耳道的底与顶靠近呈裂隙状,且朝向内前下方,检查鼓膜时,须将耳郭拉向下,耳屏牵向前。

外耳道的皮肤薄,与软骨膜及骨膜紧密相连。软骨性外耳道的皮肤富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是疖肿的易发部位之一。耳毛及耵聍具有防虫、防尘、防水和保持空气温暖的作用。

扩展资料

鼓膜:鼓膜位于外耳道内侧,直径约2cm,为一薄椭圆形的半透明膜,是外耳道和中耳(鼓室)的分界。鼓室是位于颞骨内的气室,内有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鼓膜外面覆薄的皮肤,中耳面则覆黏膜。耳镜观察时,鼓膜凹面向外耳道,其中心呈锥形凹陷,其顶点为鼓膜脐。

鼓膜轴像伞柄一样,通过鼓膜脐垂直于鼓膜,当其向外延伸时,也同时向前下方走行,就像收集头部前面和外侧面(声波)信号的雷达或卫星。

耳镜检查时,鼓膜上有从脐部向前下反射的光锥。锤骨侧突上的鼓膜较薄,为鼓膜松弛部,形成鼓室上隐窝的外侧壁;鼓膜其余部分含有锥形及环形纤维,为紧张部。

参考资料来源:本站-耳屏

参考资料来源:本站-耳郭

人的耳朵上有多少个穴位?

全息医学认为,耳朵可被视为“缩小了的人体身形”,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各部分与耳朵通过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耳朵上分布了许多的穴位。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确定标准耳朵为七十九个穴位,通过耳穴能诊治许多疾病。下面给你介绍耳穴相关的内容:

常用耳穴

耳廓表面解剖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

--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主治

--具有调整全身多个系统功能的穴位

1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

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

身 体 部 位 耳 穴 分 布 区 域

头 面 部 耳 垂 或附近

上 肢 耳 舟

下 肢 对耳轮上下脚

躯 干 对 耳 轮

胸 腔 脏 器 耳 甲 腔

腹 腔 脏 器 耳 甲 艇

盆 腔 脏 器 三 角 窝

消 化 道 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主治

身体部位 耳穴分布 穴名 定位 主治

头面五官

眼 耳垂5区的中央 青光眼、近视、麦粒肿等

齿1 垂1区的外下角 拔牙 牙痛

齿2 耳垂4区的中央 拔牙 牙痛

上颌 耳垂3区中央 上牙痛、下颌关节痛

下颌 耳垂3区上部横线之中点 下牙痛、下颌关节痛

面颊 耳垂5、6区交界线周围 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料、痤疮

内耳 耳垂6区中央稍上方 耳鸣、耳聋、中耳炎、目源性眩晕

扁桃体 耳垂8区中央 扁桃体炎

外鼻 耳屏外侧面的中央 鼻病、鼻炎、鼻疖等

内鼻 耳屏内侧面的下1/2处 鼻炎、上颌窦炎、感冒

咽喉 耳屏内侧面的上1/2处 咽喉肿痛

目1 屏间切迹前下 青光眼、近视、麦粒肿

目2 屏间切迹后下 青光眼、近视、麦粒肿

外耳 屏上切迹微前凹陷中 耳鸣、耳聋、眩晕

对 耳 屏

额 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前头痛、眩晕、失眠

枕 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后头痛、失眠、昏厥、皮肤病

颞 额穴与枕穴连线的中点 偏头痛

躯干

对耳轮

脊椎 对耳轮的耳腔缘

(颈椎、胸椎、腰骶椎) (以直肠下段同水平与肩关 节同水平分界线将脊椎分为 三段,自下而上分别为 下1/3为颈椎 中1/3为胸椎 下1/3为腰骶椎) 相应部位疾病

胸 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 胸胁痛、乳腺炎

腹 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同水平 腹空疾病、消化妇科病

上肢

耳舟

锁骨 与轮屏切迹同水平线处 相应部位疼痛、肩周炎

肩关节 在肩与屏轮切迹平线之间 肩周炎

肩 与屏上切迹同水平 肩周炎

肘 在腕穴与肩穴之间 肘痛

腕 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腕痛

指 耳舟的顶部、耳轮结节上方 手指麻木疼痛

下肢

对 耳 轮 上 脚

臀 对耳轮下脚处1/2处 从骨神经痛

坐骨 对耳轮下脚内1/2处 从骨神经痛

膝 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与 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 膝痛

踝 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 踝痛

趾 对耳轮上脚角的外上角 足趾麻木疼痛

胸 腔 脏 器

耳 甲 腔 心 耳甲腔正中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暑、急惊风

肺 心穴的上、下、外三面 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

气管 在口与心穴之间 咳嗽、哮喘

三焦 屏间穴的上方 便秘、浮肿

消化道

耳轮角周围 口 外耳道口的上缘和后缘 口腔炎、面瘫

食道 耳轮脚下方内2/3处 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贲门 耳轮脚下方外1/3处 恶心、呕吐、贲门痉挛

胃 耳轮脚消失处 胃病

十二指肠 耳轮脚上方外1/3处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痉挛、胆疾

小肠 耳轮脚上方中1/3处 消化不良、心悸

大肠 耳轮脚上方内1/3处 痢疾、腹泻、便秘

耳轮角 阑尾 在大小肠穴之间 阑尾炎、腹泻

直肠下端 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便秘、泄泻、脱肛、痔疾

腹 腔 脏 器

耳 甲 艇 肾 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 直上方 生殖、泌尿、妇科疾病 腰痛、耳鸣、失眠、眩晕

膀胱 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 膀胱疾病、尿闭、遗尿

输尿管 直上方 在膀胱与肾穴之间 输尿管结石酸痛

耳甲腔 胰(胆) 在肝肾穴之间 左耳为胰,右耳为胆 胰腺炎、糖尿病 胆道疾病、偏头痛

肝 胃、十二指肠穴的后方 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 肝郁胁痛、眼病、月经不调 消化不良、胃痛胀、崩漏等

盆 腔 三角 窝 子宫(精宫) 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 女子:月经不调、带下、分腔炎

男子:遗精、阳萎

具有调整全身多个系统功能的穴位

穴名 部位 主治

神门 在三角窝的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 失眠、多梦、烦躁、眩晕、咳嗽、哮喘、荨麻疹、炎症。

交感(下脚端) 在对耳轮下脚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消化、循环系统功能失调、哮喘、急惊风、痛经等。

肾上腺(下屏尖) 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低血压、昏厥、无脉症;呼吸系疾患:感冒、咳嗽、哮喘;中暑、疟疾、乳腺炎。

脑点(缘中) 在对耳屏尖与轮屏切迹间的中点 遗尿、崩漏、急惊风。

皮质下(脑) 在对耳屏的内侧面 失眠、多梦、疼痛性病症、智能发育不全、哮喘、眩晕、耳鸣

内分泌(屏间) 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底部 生殖系统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等

升压点 在屏间切迹下方 低血压、虚脱

降压沟 在耳廓背部,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 高血压

上耳根 在耳根的最上缘 头痛、腹痛、哮喘

上耳背 在耳背上方的软骨隆起处 皮肤病、头痛、坐骨神经痛、腰痛

中耳背 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 皮肤病、背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

下耳背 在耳背下方的软骨隆起处 皮肤病、背痛、咳嗽、气喘

耳迷根 在耳廓背与乳突交界处(相当于耳轮脚同水平)的耳根部 胃痛、胆道蛔虫症、腹泻、气喘、鼻塞

下耳根 耳垂与面颊相交的下缘。 头痛、牙痛、咽喉痛、哮喘

耳尖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尖端处 发热、高血压、目赤肿痛、麦粒肿

轮1-6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正中下缘分成五等分,共6点,自上而下依次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 发热、扁桃体炎、高血压

耳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5 耳针疗法6 耳针麻醉7 参考资料附: 1 古籍中的耳穴 1 拼音

ěr xué

2 英文参考

Auricular poi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ar acupoi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耳穴为耳针疗法施术穴位的通称[1]。耳穴指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2]。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且有压痛和低电阻等特点[2]。一般以探棒按压或以耳穴探测器探查其敏感点来定穴[2]。耳朵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耳针理论将耳廓比喻为胎儿全身屈腿抱膝并倒置的缩影,耳垂与头面部相应,耳舟与上肢相应,对耳轮和对耳轮的上下脚与躯干和下肢相应,而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则主要分布在耳甲艇和耳甲腔[1]。人体的脏腑或形身部位有病,往往在耳廓的这些相应部位出现压痛、变形、变色、结节或导电性异常的点,可在这些点上施术治疗[1]。

4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中

耳轮脚

呃逆、黄疸、皮肤病

直肠

直肠下段

耳轮起始部,近屏上切迹处

便秘、脱肛、痔疾

尿道

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尿道炎、尿潴留

外生殖器

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阳萎、 *** 炎、 *** 炎、外阴瘙痒

***

位于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

痔疮、肛裂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尖前

痔核点

与对耳轮上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痔疾、肛裂、肛周脓肿

耳尖

耳轮顶端

发热、高血压、角膜白翳、外眼炎症、疼痛

耳尖后

位于耳廓向前对折上部尖端的后部

结节

肝阳1.2

耳轮结节处

肝炎、转氨酶升高

3.4.5.6

扁桃体2.3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分为五等份,共六穴,由上而下依次为输、轮2、轮3、轮4、轮5、轮6

发热、扁桃体炎、高血压

耳舟

耳舟顶端

指部疾患

凤溪

过敏区、荨麻疹点

指腕两穴之间

肝炎、转氨酶升高

锁骨

与轮屏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

肩关节周围炎、无脉症

将指与锁骨之间的耳舟部分为五等份,

腕部疾患

共六个穴,自上而下的第二穴为腕、第三

肘部疾患

穴为肘、第四、五穴为肩

肩部疾患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轮上

对耳轮上脚的后上角,近耳舟部

脚气、趾部疾患

对耳轮上脚的前上角,近三角窝部

跟部疾患

踝关节

在趾、跟区下方处

踝部及踝关节疾患

膝关节

对耳轮上脚的中1/3部

膝部及膝关节疾患

髋关节

对耳轮上脚的后1/3

部(与腰骶椎穴相近)

髋部及髋关节疾患

对耳

轮下

对耳轮下脚的后1/3部(与腹穴相近)

臀部疾患

坐骨神经

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

坐骨神经痛

交感

下脚端

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

内脏疼痛、心悸、自汗、盗汗

对耳轮

颈椎

自屏轮切迹至对耳

颈部及颈椎疾患

胸椎

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份,下1/5为颈椎,中2/5为胸

胸椎疾患、胸背疼、 *** 疾患、泌乳不足

腰骶椎

椎,上2/5为腰骶椎

腰痛、腹痛、腰椎疾患

颈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落枕、斜颈、甲状腺疾患

胸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胸闷、胸痛等胸部疾患

腰骶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腹部疾患、妇产科病症、腰痛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神门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与髋穴相近

各种痛证、失眠

盆腔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方,与臀穴相近

下腹部胀痛、妇科病

内生殖器

子宫、精宫、天癸

三角窝前1/3的下部

妇产科疾患、男性生殖系疾患,如阳痿、遗精等

角窝上

降压点

三角窝的前上方,与跟穴相近

高血压

角窝中

喘点、肝炎点

在三角窝中1/3处

哮喘等

外耳

屏上切迹与面部交界处的凹陷部

耳部疾患、眩晕

外鼻

耳屏正中与面部交界处

鼻部疾患、鼻衄

屏尖

珠顶

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

发热、疼痛

肾上腺

下屏尖

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风湿痛、无脉症、过敏性疾患、疼痛

上屏

位于耳屏外侧面上1/2处

咽炎、单纯性肥胖症

下屏

位于耳屏外侧面下1/2处

鼻炎、单纯性肥胖症

屏间前

目1

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

眼病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咽喉

耳屏内侧面的上1/2处,与上屏尖相对

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内鼻

耳屏内侧面的下1/2处,与下屏尖相对

各种鼻炎、副鼻窦炎、鼻出血

对屏尖

平喘、腮腺

对耳屏的尖端

哮喘、气管炎、腮腺炎、过敏性皮肤瘙痒

缘中

脑点

对屏尖穴与轮屏切迹之间

遗尿、智能低下

脑干

位于耳屏切迹处

头痛、眩晕、假性近视

屏间后

目2

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前下部

眼病

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头昏、头痛、失眠

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

两侧头痛

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前额头痛

皮质下

对耳屏内侧面

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炎症、疼痛

周围

耳轮脚下方前1/3部

面瘫、口腔炎

食道

耳轮脚下方中1/3部

食道疾患

贲门

耳轮脚下方后1/3部

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胃部疾患

十二指肠

耳轮脚上方后

1/3部

十二指肠溃疡、胆石症、幽门痉挛

小肠

耳轮脚上方中1/3部

消化吸收障碍、心悸

阑尾

大肠穴与小肠穴之间

阑尾炎、腹泻

大肠

耳轮脚上方前1/3部

便秘、腹泻

耳甲艇的后下方

肝部、眼部、下腹部疾患,胁痛、眩晕、抽搐

胰、胆

肝穴肾穴之间

胆道疾患、胰腺炎、两侧头痛、消化不良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下方

肾脏疾患、腰痛、耳鸣、耳聋、失眠

输尿管

肾穴与膀胱穴之间

输尿管结石

膀胱

对耳轮下脚的前下方

腰痛、坐骨神经痛、遗尿、膀胱炎、尿潴留

艇角

前列腺

耳甲艇的前上角

前列腺炎

艇中

脐周

小肠区与肾区之间

低热、腹胀、蛔虫症、听力减退

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心悸、心律失常、失眠、癔病、盗汗、心绞痛

心、气管穴周围处

肺部、喉部疾患、皮肤病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甲腔

气管

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

气管部疾患、咽喉炎

耳甲腔的后上方

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口腔炎、出血性疾患

内分泌

屏间

耳甲腔底部、屏间

切迹内

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

病症

三焦

肺与内分泌穴之间

便秘、腹胀、浮肿、上肢痛

耳垂

拔牙麻醉点

从经屏间切迹软骨

牙痛舌

下缘到轮垂切迹的连线至耳垂下缘作三条等距离平行线,

舌炎

上颌、下颌

再在第二水平线上

牙痛、下颌关节炎

垂前

神经衰弱点

引出两条与该线垂直的等分线,由内至外,由上而下把耳垂

牙痛、神经衰弱

分为1、2、3、4、5、6、7、8、9九个区。1区为牙、2区为舌、3区为

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近视

内耳

颌、4区为垂前、5区为眼、6区为内耳、5

耳鸣、听力减退、耳性眩晕症

面颊

面颊区

区与6区交界线周围为面颊、8区为扁

面瘫、面部痤疮

扁桃体

桃体

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上耳根

郁中、脊髓1

耳根最上缘

头痛、腹痛、哮喘、腰背痛

中耳根

耳迷根

与耳轮脚相对应的耳根部位

头痛、腹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下耳根

郁中、脊髓2

耳垂与面颊交界下缘

头痛、腹痛、哮喘、背痛

耳背沟

降压沟

对耳轮及其上下脚背面的“Y”形沟

高血压、皮肤病

心△

耳背上部

浮肿、失眠、多梦、高血压、头痛

脾△

耳背中部的中央

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肝△

耳背中部的外侧

腰背痛、胸胁胀满、急性阑尾炎

肺△

耳背中部的内侧

哮喘、发热、消化不良

肾△

耳背下部,相当于耳垂的耳背面

头痛、失眠、眩晕、月经不调

注:△为耳背穴标记,借以与耳前同名穴区别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全图)(据《中国针灸学词典》)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内侧面)(据《中国针灸学词典》)

耳穴为耳廓部通过探查而发现的敏感点。又称耳廓反应点。耳穴是耳廓上一些特定的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部位。具有压痛和电阻低的特点。探查耳穴须通过探棒或耳穴探查器来确定,近年各地先后报道的耳穴甚多。

实验研究证明,机体的组织或器官处在不同的状态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特定部位反映出某些正常或异常的反应。根据耳廓穴位的反应特性和检测方法的不同,也可将这些反应点称为压痛点、敏感点、良导点,反射点,阳性点、着色点、 *** 点等。

耳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整个耳廓的穴位排列似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一般地说,与头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或耳甲腔(如图)。由于耳廓和体内各脏腑器官相互沟通,并受属于多条脑神经或脊髓神经的支配,所以当人体有病时,在耳廓相应的穴位上会出现一些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可表现为色泽、形态的变化,也可表现为疼痛、敏感以及电特性的改变。可作为诊断疾病时的参考依据。耳穴既是疾病发生时的反应部位,同时又是耳针施术的治疗部位。如耳廓肝区出现丘疹、白点、脱屑或明显压痛,说明肝脏有病变;落枕患者在耳廓的胆区、小肠区、颈区有明显的压痛, *** 这些压痛敏感点会使颈部疼痛的症状减轻或痊愈。耳穴同人体各部穴位一样,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当今已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5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指针刺耳廓特定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3]。耳和经络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论述,并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3]。利用针灸 *** 耳廓治疗疾病,在《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许多古代文献均有记载,民间亦广为流传,但未形成系统[3]。解放后,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吸收国外研究成果,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治疗方法[3]。不仅可予针灸,还可施行电针,注射药物或割治等方法,并可用作针刺麻醉[3]。临床操作时,以耳针(或短毫针)对准选定穴位快速刺入,但不可穿透耳壳,捻转数秒钟后留针30~60分钟,其间可运针数次[3]。需较长时间留针,可用皮内针埋置[3]。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凡针刺疗法适应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对疼痛性疾患效果尤佳[3]。为准确选取穴位,有耳穴探测器可供使用[3]。

6 耳针麻醉

请问一下哪里能治好聋哑人,急求

你朋友应该可以治愈的,起码也会在按照我的办法点穴位一段时间以后有很大的缓解,因为他不是先天的聋哑,点穴位基本上和针灸的效果是一样的,是调理气血的,比针灸好的方面是没有心理负担和副作用----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他早日康复!!! 造成耳聋的原因很多,遗传、产伤、感染、药物应用不当、免疫性疾病、生理机能退化、某些化学物质中毒等都能导致耳聋。对耳聋病人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不同类型的耳聋要查清病因彻底治疗,改善耳内环境和传音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听力。为了增强我们的爱耳意识,可以用点穴的办法控制耳病的发生,加强耳病防治,健康地生活! 一 翳风 翳风是三焦经和胆经的交会穴,其深部接近面神经,有清热散邪,聪耳明目之作用,故是治疗面神经的重要穴位。 位置: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中,当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用手按压时有明显的酸、胀、麻的感觉。 主治:耳聋、面瘫、三叉神经痛、耳鸣、腮腺炎等。 二 阳池 腕背为“阳”。穴属阳经;凹陷处称“池”,故名阳池。 位置:在腕背横纹中,伸小指固有伸肌腱和指总伸肌腱之间之间凹陷中取之。 主治:耳聋、腕痛、肩背痛、消渴。 三 耳门 穴当耳前,因主治耳部疾患,有耳的门户之意,故名耳门。 位置:位于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凹陷中,张口时在耳屏上缺口处稍前方呈一凹陷处。 主治:癔病、耳鸣耳聋、中耳炎、偏头痛、牙痛、下颌痛。 四 中渚 “渚”指水边的沙洲,或江中有渚,,穴居掌骨之中,故名中渚。 位置:位于手背四、五指掌关节之掌骨端连线之中点后一寸凹陷中。 主治:耳聋、耳鸣、头痛、咽痛、手麻木、屈伸不利。 五 听宫 宫”指重地、要处,点按此穴有利于听觉恢复,故名听宫。 位置:位于耳前、耳屏尖相平的下颌关节后方,微张口时呈凹陷中央。 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牙疼。

耳穴放血治麦粒肿

炎炎盛夏,是麦粒肿好发的季节。麦粒肿是眼睑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俗称针眼。治疗上通常是采用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但大多数患者需要到医院切开排脓。

其实采用传统医学中的耳穴放血和局部冷敷的疗法,就可以将麦粒肿消灭在萌芽之中。耳穴放血疗法是采用三棱针、梅花针或蜂针在耳穴区或耳背络脉针刺、切割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能改善耳廓血液循环,具有清热、止痛、镇静之功,可用于治疗发热、各种炎性病变。

如果平时感觉眼睑局部性红肿,有小硬结,自觉疼痛及触疼时,应立即用卫生洁净的冰块冷敷,一次5分钟左右,一天数次。冷敷的同时在麦粒肿对侧耳朵给予耳穴放血。这种治疗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具体操作是:首先按摩耳廓使其充血,严格消毒放血部位及针具。左手固定耳廓放血部位(耳屏尖),右手持针具,用三棱针点刺穴位2毫米左右,挤压放血部位使出血5~8滴,用消毒干棉球吸附出血,一般放血一天3次即可。如果体质好、麦粒肿大,每次放血量可大一些,15滴左右。如果体质弱、症状轻,放血的次数、放血量可以适当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放血前按摩耳廓,使血管扩张,易于出血。三棱针不宜刺入太深,以免损伤耳廓软骨。出血量以5~8滴为宜。免疫功能不全及各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禁止使用此法。

以上就是关于耳屏是耳朵的哪里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耳屏是耳朵的哪里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文标签: 耳轮   耳穴   耳廓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wanyaow.com/news/147280.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美元汇率 |优学网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 冀ICP备20020072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