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挫气如何治疗

作者:佚名

闪腰是腰部小关节错位.疼痛部位固定一般在腰部.岔气疼痛的部位不固定多在胸腹部一般出现在剧烈运动后.

挫气如何治疗

意见建议:首先确定是闪腰还是岔气然后对应治疗。闪腰去骨科。岔气需要去普通外科看

藤黄健骨片可以和接骨七厘片同时服吗?

 日常生活中,为治疗某种疾病通常有多种药品联合使用,共同起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那么,伤痛宁片可以和接骨七厘片一起吃吗,有副作用的吗?

伤痛宁片是一种土黄色的片,气特异,味辛辣、苦,其主要成分是延胡索(醋制)、白芷、乳香(制)、没药(制)、山奈、细辛、香附(制)、甘松等。方中,白芷可祛风散寒,白芷能够治疗因风寒引起的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活血排脓,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生肌止痛,白芷对于腰肌劳损,肌肉酸痛有祛瘀生肌消炎止痛的作用。伤痛宁片诸药配伍,共同起到散瘀止痛的功效,对于跌打损伤,闪腰挫气效果好。

接骨七厘片为骨伤科用药。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作用。用于跌打损伤,续筋接骨,血瘀疼痛。能显著加速骨折的愈合。研究显示,接骨七厘片可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使骨折部位的血供得到明显改善,加速血肿吸收、机化,促使纤维组织增生,缩短了纤维骨痂转变为骨性骨痂的过程。结论接骨七厘片能显著加速骨折的愈合。

伤痛宁片和接骨七厘片在功用上有相似之处,可一起服用,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但建议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复元通气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复元通气散 2.1 处方2.2 炮制2.3 功能主治2.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2.5 摘录 3 《活法机要》:复元通气散 3.1 处方3.2 制法3.3 功能主治3.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3.5 摘录 4 《医学正传》卷六引《局方》:复元通气散 4.1 处方4.2 制法4.3 功能主治4.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4.5 摘录 5 《医方类聚》卷八十八引《管见良方》:复元通气散 5.1 处方5.2 制法5.3 功能主治5.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5.5 摘录 6 《普济方》卷一八二:复元通气散 6.1 处方6.2 制法6.3 功能主治6.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6.5 摘录 7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复元通气散 7.1 处方7.2 功能主治7.3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7.4 摘录 8 《医学入门》卷八:复元通气散 8.1 复元通气散的别名8.2 处方8.3 制法8.4 功能主治8.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8.6 摘录 9 《直指》卷二十三 9.1 方名9.2 复元通气散的别名9.3 组成9.4 主治9.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9.6 制备方法9.7 附注 10 《局方》卷八(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10.1 方名10.2 复元通气散的别名10.3 组成10.4 主治10.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10.6 制备方法10.7 附注 11 《秘传外科方》 11.1 方名11.2 复元通气散的别名11.3 组成11.4 主治11.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11.6 制备方法11.7 附注 12 《赤水玄珠》卷三 12.1 方名12.2 组成12.3 功效12.4 主治12.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12.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复元通气散 1 拼音

fù yuán tōng qì sǎn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复元通气散 2.1 处方

舶上茴香(炒)、穿山甲(蛤粉炒.去粉),各二两;南木香(不见火)一两半,延胡索(擦去皮)、白牵牛(炒.取末)、陈皮(去白)、甘草(炒),各一两。

2.2 炮制

上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

治疮疖痈疽,方作赤,初发疼痛,及脓已溃、未溃,小肠气、肾痈、便毒,腰痛气刺,腿膝生疮,及妇人吹奶。

2.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大钱,热酒调。

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不饮酒人,煎南木香汤调下。

2.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活法机要》:复元通气散 3.1 处方

青皮 陈皮各120克 甘草90克(生熟各半)穿山甲(炮)栝楼根各60克 金银花30克 连翘30克

3.2 制法

上为细末。

3.3 功能主治

治诸气涩闭,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

3.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热酒调下。

3.5 摘录

《活法机要》

4 《医学正传》卷六引《局方》:复元通气散 4.1 处方

当归5钱,穿山甲(煨脆)5钱,川芎1两,天花粉(炒)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大黄5钱,甘草5钱,黑丑(取头末)5钱。

4.2 制法

上为细末。

4.3 功能主治

诸疮。

4.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酒调下。

4.5 摘录

《医学正传》卷六引《局方》

5 《医方类聚》卷八十八引《管见良方》:复元通气散 5.1 处方

木香3钱,大黄(煨)3钱,粉草(炙)3钱,皂角刺(锉,炒)3钱,瓜蒌子(炒)半两,青木香半两,天花粉半两,黄荆子半两,穿山甲(地灰炒焦)半两,白芷半两。

5.2 制法

上为细末。

5.3 功能主治

痈疖,发背,恶疮,遍身生疮,气不顺,胸膈刺痛,挫气腰疼,肾气发动。

5.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酒调下。

5.5 摘录

《医方类聚》卷八十八引《管见良方》

6 《普济方》卷一八二:复元通气散 6.1 处方

陈皮2两,青皮(去白)2两,白药子1两半(半两炒),广木香半两,甘草1两8钱(半生半熟),川山甲1两3钱(酥炙),牡蛎(烧)半两,乳香半两(另研),江米5钱,白僵蚕5钱。

6.2 制法

上为末。

6.3 功能主治

诸风诸气,气滞不通,肢节烦痛,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

6.4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酒调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如大便燥,后服通气丸。

6.5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八二

7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复元通气散 7.1 处方

木香、青皮、白芷、贝母、金银花、陈皮、穿山甲(炮)、紫苏、当归、川芎、连翘、甘草节、木通、瓜蒌仁。

7.2 功能主治

乳发。

7.3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内服。

7.4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8 《医学入门》卷八:复元通气散 8.1 复元通气散的别名

复元通气汤

8.2 处方

陈皮1钱,白丑1钱,甘草1钱,玄胡索1钱,茴香1钱半,穿山甲1钱半,木香1钱半,当归1钱半,乳香5分,没药5分。

8.3 制法

上为末。

8.4 功能主治

一切气不宣通,瘀血凝滞,周身走痛;并跌坠损伤,或负重挫闪,气滞血分作痛。气疝作痛。

8.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复元通气汤(《保命歌括》卷十六)。

8.6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9 《直指》卷二十三9.1 方名

复元通气散

9.2 复元通气散的别名

复原通气散

9.3 组成

穿山甲(酒浸,炙焦)2两,天花粉(酒浸1宿,焙)1两,白芷1两,舶上茴香(炒)1两,白牵牛末(炒)1两,延胡索(擦去皮)1两,南木香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青木香半两。

9.4 主治

便毒初发。

9.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服;不饮酒,南木香煎汤送下。

9.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7 附注

复原通气散(《准绳·疡医》卷四)。

10 《局方》卷八(续添诸局经验秘方)10.1 方名

复元通气散

10.2 复元通气散的别名

复元通圣散

10.3 组成

舶上茴香(炒)2两,穿山甲(锉,蛤粉炒,去粉)2两,南木香(不见火)1两半,延胡索(擦去皮)1两,白牵牛(炒,取末)1两,陈皮(去白)1两,甘草(炒)1两。

10.4 主治

疮疖痈疽,方作焮赤,初发疼痛,及脓已溃、未溃,小肠气、肾痈、便毒,腰痛气刺,腿膝生疮,及妇人吹奶。气不宣流或成疮疖,并闪挫腰胁,气滞疼痛。

10.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热酒调服。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酒人,煎南木香汤调下。

10.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7 附注

复元通圣散(《万氏家抄方》卷三)。本方方名,《准绳·类方》引作“复原通气散”。

11 《秘传外科方》11.1 方名

复元通气散

11.2 复元通气散的别名

复原通气散、复元通气汤

11.3 组成

木香、茴香、青皮、川山甲(炙酥)、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去心,姜制)各等分。

11.4 主治

发乳、痈疽及一切肿毒。打扑伤损作痛及乳痈、便毒初起,或气滞作痛。

11.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南酒调服;若为(口父)咀,水煎服之亦可。

11.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1.7 附注

复原通气散(《正体类要》卷下)、复元通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方中漏芦、贝母用量原缺,据《保婴撮要》补。

12 《赤水玄珠》卷三12.1 方名

复元通气散

12.2 组成

青皮4两,陈皮(去白)4两,甘草3寸半(炙),连翘1两。

12.3 功效

止痛消肿。

12.4 主治

诸气涩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

12.5 复元通气散的用法用量

热酒调下。

1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复元通气散 《张氏医通》:[卷八七窍门下]耳

头痛耳聋颊肿。四物汤加肉桂吞龙荟丸降火。及复元通气散调气。耳聋有湿痰者。滚痰丸下之。耳聋面颊黑者。...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六痈疽门]便痈

随病左右。乳香定痛膏(出经验良方)治便痈先服复元通气散。黑神散打和。酒调服。以药调涂。南星半夏僵蚕...

《济阴纲目》:[卷之十四乳病门]吹乳痈肿

谓之乳痈。未溃者,仍服栝蒌散、内托升麻汤,或复元通气散加漏芦;虚者,托里消毒散;将溃,两乳间出黑头...

《杂病广要》:[身体类]胁痛

按∶当单味煎汤)下红丸子。痛连小腹发欲死,新复元通气散、葱汤调下神保丸。兼肿,二十四味流气饮下神保...

《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内痈部]肝痈

大脑有淤血 什么食物不能吃?

要口服活血化瘀的药。如,复方丹参片和七厘散配合服用。

复方丹参片的主要 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中憋闷,症见胸闷、心前刺痛;心绞痛。 复方丹参片加野木瓜片可治疗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 片,一日3 次

七厘散的主要功能: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肿。舒筋。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金疮,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汤泡火灼。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1.5克,每日1-3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

注意:外用,烧酒调涂患处。内服切忌过量。

此外,还要多注意食补。活血化瘀的食物:1、红糖姜汤 2、黑木耳大枣汤 3、当归粥 4、当归酒(适当少喝点) 5、首乌黑豆粥 6、核桃粥 (可补脑) 7、丹参冰糖水。

还要加强营养和多补充高蛋白及高钙食物等。(鱼肉,骨头汤)

七厘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 4.1 组成4.2 功效主治4.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4.4 制备方法4.5 用药禁忌4.6 方解4.7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4.8 各家论述4.9 附注4.10 歌诀4.11 摘录 5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5.1 组成5.2 主治5.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5.4 制备方法5.5 摘录 6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 6.1 组成6.2 功效6.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6.4 制备方法6.5 摘录 7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 7.1 组成7.2 主治7.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7.4 制备方法7.5 摘录 8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 8.1 组成8.2 功效主治8.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8.4 制备方法8.5 摘录 9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 9.1 组成9.2 主治9.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9.4 制备方法9.5 用药禁忌9.6 摘录 10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 10.1 组成10.2 主治10.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10.4 制备方法10.5 附注10.6 摘录 11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 11.1 组成11.2 主治11.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11.4 制备方法11.5 摘录 12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 12.1 组成12.2 主治12.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12.4 摘录 13 七厘散药典标准 13.1 品名13.2 处方13.3 制法13.4 性状13.5 鉴别13.6 检查13.7 浸出物13.8 含量测定 13.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13.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13.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3.8.4 测定法 13.9 功能与主治13.10 用法与用量13.11 注意13.12 规格13.13 贮藏13.14 版本 14 参考资料附: 1 古籍中的七厘散 1 拼音

qī lí sàn

2 英文参考

Anisodus carniolicoides C.Y.Wu et C.Ch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li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qili s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七厘散同名方剂约有九首,其中《同寿录》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具有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本方是伤科名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方成药药典标准。

4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其组成为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为细末,每服七厘,黄酒或白开水送下,外用白酒调敷患处。功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治跌扑损伤,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瘀血肿痛,无名肿痛,烧伤烫伤等。近代常用于骨折、外伤性关节炎等外伤疾病,以及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属血瘀兼热之内伤疾病。方中主以血竭化瘀止痛,生肌止血;辅以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生肌;麝香、冰片辛香走窜,通络开窍止痛;朱砂镇心安神;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止痛。诸药相合,具有瘀血能消,出血可止,内服、外用均可,而开窍止痛之功卓著等特点[1]。

4.1 组成

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1]。

上朱砂1钱2分(水飞净),真麝香1分2厘,梅花冰片1分2厘,净乳香1钱5分,红花1钱5分,明没药1钱5分,瓜儿血竭1两,粉口儿茶2钱4分。

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2]

4.2 功效主治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具有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肿。舒筋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金疮,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汤泡火灼。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4.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治外伤,先以药7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或食嗓割断,不须鸡皮包扎,急用此药干掺。

共研细末,密封贮藏备用。每服0.5~1g,用酒或温开水冲服。外用适量,以烧酒调敷伤处。[2]

4.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口,贮久更妙。

4.5 用药禁忌

本方药性走窜,耗气堕胎,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4.6 方解

本方是伤科名方。外伤瘀血肿痛、出血,治宜散瘀消肿,止血定痛。方中重用血竭活血祛瘀止痛为君。红花活血祛瘀,乳香、没药祛瘀行气,消肿止痛;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共助君药活血祛瘀止痛,使瘀散气行,肿消痛止,为臣药。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朱砂镇心安神,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2]

4.7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

1.本方是一首既可内服,又可外敷的著名伤科方剂。不仅对外伤瘀血疼痛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内伤血瘀胸痛、吐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内服外用均可。[2]

2.本方用治筋断骨折,可加三七、土鳖虫、自然铜、接骨茶等,以增强活血止血、接骨止痛的作用。[2]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2]

4.冠心病:七厘散加减治疗100例冠心病患者,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耆、首乌、太子参,阴虚阳亢型加用首乌、寄生、勾藤等。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0.8%,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47%。疗程最长已达二年,无不良反应。

5.带状疱疹:治带状疱疹11例。治疗日期36天,平均4.6天。服药12天后疼痛减轻或停止,23天红斑丘疹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无后遗症。

6.痔疮:本方为主治疗痔疮20例,内痔15例,犥外痔5例。痊愈17例,好转3例。疗程短者1520天,长者30天。先用温开水3000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g,洗浴 *** 半小时,再用疮药膏或磺胺软膏5g,加七厘散3g调糊状,涂于 *** 内外患处,每晚一次,连用24周,忌食辛辣及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

4.8 各家论述

《中医方剂学讲义》:本方是伤科名方。方中血竭、红花祛瘀活血;乳香、没药行气祛瘀,消肿止痛;儿茶清热止血;朱砂镇心安神;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合用以奏活血散瘀,定痛止血之效。惟方中香窜走泄,行气祛瘀之药,皆能耗气堕胎,故孕妇忌服。

4.9 附注

《辽宁中医杂志》(1982;2:12):两例局部外敷七厘散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炎,皮损呈红斑、水肿、水疱大泡,为急性、亚急性起病。经局部用3%硼酸水湿敷,口服强的松和抗组织胺药,静注10%葡萄糖酸钙,均在1周内痊愈,斑贴试验证实,血竭是主要致敏原。

4.10 歌诀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2]

4.11 摘录

《同寿录》卷尾

5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5.1 组成

地鳖虫(去头足)8钱,血竭8钱,硼砂8钱,蓬术(醋炒)5钱,五加皮(酒炒)5钱,菟丝子5钱,木香5钱,五灵脂(醋炒)5钱,广皮5钱,生大黄6钱,土狗6钱,朱砂4钱,猴骨4钱,巴豆霜3钱,三棱3钱,青皮3钱,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钱,赤芍(酒炒)2钱,乌药(炒)2钱,枳壳2钱,当归(酒炒)2钱,蒲黄(生熟各半)2钱,麝香1钱5分。

5.2 主治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主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者。

5.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伤轻者服7厘,重者服1分4厘,最重者服2分1厘,陈酒冲服。

5.4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末。

5.5 摘录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6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6.1 组成

乳香1钱,没药(各去油)净1钱,巴霜(去油)1钱,血竭1钱,自然铜(煅)1钱,硼砂1钱,半夏1钱,归尾2钱。

6.2 功效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有散瘀定痛之功效。

6.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老酒调下。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6.5 摘录

《伤科补要》卷四

7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7.1 组成

雄黄1钱,白滑石3钱(共为细末,听用),巴豆3钱(去油)(捶千下,听用),杏仁3钱(去皮尖油)(捶千下,听用),真轻粉1钱2分(研细末)。

7.2 主治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治五痈。

7.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或1分,空心姜汤送下。

7.4 制备方法

将真轻粉用人乳和为1丸,外用面皮包,入锅内,甘草水蒸半炷香,面熟取出;去面,就热和前4味捶,为丸如卜子大。

7.5 摘录

《遵生八笺》卷十八

8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8.1 组成

龙骨5分,硼砂5分,血竭(酒洗)5分,儿茶5分,天芝麻(即土连翘)5分。

8.2 功效主治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有止痛之功效。治金刃伤。

8.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5 摘录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

9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9.1 组成

赤练蛇(煅存性)。

9.2 主治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治无名恶毒,诸药不效者。

9.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粒,症重者加至14粒,好酒下。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芥菜子大。

9.5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煅灰时,勿犯铁器。

9.6 摘录

《文堂集验方》卷四

10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10.1 组成

归尾1钱,红花1钱,桃仁1钱,大黄(酒浸)1钱,自然铜(醋煅7次)1钱,地鳖虫(去头足,炙焦)5钱,黄麻根(烧存性)3钱,乳香3钱,没药3钱,儿茶3钱,朱砂3钱,雄黄3钱,骨碎补3钱,古铜钱(醋煅7次)3钱,麝香5分。

10.2 主治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治折伤。

10.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大人1钱2分,小儿7厘,陈酒送下。汗出为度。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5 附注

《种福堂方》有血竭三钱。

10.6 摘录

《跌损妙方》

11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11.1 组成

归尾2两,儿茶6分,朱砂2钱8分,乳香2钱8分,没药2钱8分,红花8钱,雄黄8钱,冰片2分4厘,麝香2分2厘,血竭2钱4分。

11.2 主治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治一切跌打伤损。

11.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烧酒调,百花酒送下;并用酒调敷伤处。

11.4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以瓷瓶收贮。

11.5 摘录

《古方汇精》卷二

12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12.1 组成

田三七1钱,豆砂5分,梅片5分,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红花1钱5分,猴结1钱5分(研末)。

12.2 主治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治跌打损伤。

12.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口服,每用7厘;或搽涂。

12.4 摘录

《青囊全集》卷上

13 七厘散药典标准13.1 品名

七厘散

Qili San

13.2 处方

血竭500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红花75g、儿茶120g、冰片6g、人工麝香6g、朱砂60g

13.3 制法

以上八味,除人工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人工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13.4 性状

本品为朱红色至紫红色的粉末或易松散的块;气香,味辛、苦,有清凉感。

13.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血红色,周围液体显鲜黄色,渐变红色(血竭)。不规则团块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及周围扩散出众多细小颗粒,久置溶化(乳香)。花冠碎片黄色,有红棕色或黄棕色长管道状分泌细胞;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0.2g,加乙醇2ml,振摇,滤过。取滤液5滴,置白瓷皿中,加1%盐酸溶液3滴与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乙醇溶液2ml,置水浴上加热,溶液周围应显紫色或紫红色。

(3)取本品0.2g,加乙醚5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

13.6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B)。

13.7 浸出物

取本品约2g,称定重量,用乙醇作溶剂,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

本品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

13.8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3.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13.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约9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3%磷酸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血竭素高氯酸盐36μg,相当于每1ml含血竭素26μg)。

13.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0.10~0.15g,精密称定,置15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3分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3.8.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不得少于5.5mg。

13.9 功能与主治

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13.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13.11 注意

孕妇禁用。

13.12 规格

每瓶装  (1)1.5g  (2)3g

13.13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13.14 版本

我要问问医生我的腰突然疼了?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你突然腰痛,不是闪挫扭伤就是外受风寒湿邪引起的。除了腰痛你应该还有其他的表现病症,比如怕冷,得寒痛增,得温痛减,你就是风寒引起的腰痛。

西医临床有句俗话“患者腰痛,医生头痛”,就是说腰痛病因很多,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才能找到病因病机,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解决问题。你不说身体其他表现症状,不全面的回答你的问题很难令你满意。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腰痛一证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首先提出了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素问•刺腰痛论》根据经络循行,阐述了足三阴,足三阳以及奇经八脉为病所出现的腰痛病证,并介绍了相应的针灸治疗。《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言:“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论述了寒湿腰痛的发病、症状与治法。《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认为,腰痛是由于“肾经虚,风冷乘之”, “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在发病方面强调肾虚,风寒留着,劳役伤肾,坠堕伤腰及寝卧湿地等因素,并以突然发作者,称卒腰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称久腰痛。《丹溪心法•腰痛》渭: “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七松岩集•腰痛》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侵,闪肭挫气之所得,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对腰痛常见的病因和虚实作丁概括。《张氏医通》、《杂病源流犀烛》总结历代医家对腰痛的论述,归纳为风腰痛.寒腰痛、肾虚腰痛、气滞腰痛、瘀血腰痛等,使腰痛的辨治更为系统。

西医学的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以及某些内脏疾病,凡以腰痛为主要症状者,女性妇科疾病也可引起腰痛。

腰痛病因为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内伤多责之桌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

以上就是关于腰扭伤跟挫气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腰扭伤跟挫气有什么区别?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文标签: 复元   通气   用量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wanyaow.com/news/137695.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美元汇率 |优学网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 冀ICP备20020072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