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简答药材虫害如何防护

作者:佚名

中药材栽培除要求一定的产量外,更注重药材的品质,有效成分的含量必须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因此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措施的应用中,应加强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做到既控制病虫的危害,又不降低中药材的品质,避免农药残留及其它污染物对中药材的污染。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如下:

(1)根据中药材自身的特点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一般对有害生物选择性强,毒性大;而对高等动物毒性小,对环境污染小,一般不造成公害,中药材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是解决中药材免受农药污染的有效途径。例如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金银花天牛等蛀干性害虫;应用木霉菌制剂防治人参、西洋参、川芎等药材的根部病害;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利用多抗霉素防治中药材的斑点病、灰斑病、褐斑病,等等。另外,应充分考虑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如利用天敌昆虫如螳螂、草蛉幼虫、步甲、食蚜蝇和各种寄生蜂等。这些天敌对抑制害虫的密度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要保护它们并使其能够顺利繁殖,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2)植物源农药及抗病虫品种的应用 种类繁多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潜在的化学因素,这些物质不同程度地对昆虫表现出拒食、驱避、抑制生长发育及直接毒杀等作用。害虫及病原微生物对植物农药一般难以产生抗药性,这类农药也极易与其它生物措施协调,有利于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目前生产上已应用的植物源农药有苦参碱、川楝素、烟碱、茴蒿素、鱼藤酮等。

另外中药材的不同类型或品种之间往往对病虫害抵抗能力有显著差异。如地黄农家品种金状元对地黄斑枯病比较敏感,而小黑英比较抗病;有刺型红花比无刺型红花抗炭疽病和红花实蝇;中柴2号抗柴胡根腐病较其他品种更强。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抗病虫特性,进一步选育出理想的抗病虫的优质高产品种并加以推广,那些病虫害严重且防治难度大的中药材,选用抗病虫品种是一项非常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3)重视农业防治加强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栽培技术措施减少或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是最经济很多时候也非常有效,它主要包括:①合理轮作和间作。轮作可减轻病虫为害,如大黄与黄芪轮作可降低大黄炭疽病和霜霉病的发病率,同时为害黄芪的豆芫菁的虫口密度得以减少;同科属的中药材一般不能轮作,多数中药材忌连作。②冬耕晒垡。可直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减少越冬病虫源,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③清洁田园。消除杂草和前茬作物,收获后清洁田园烧掉或深埋处理,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物理防治包括用温度、光、电磁波、超声波方法防治病虫害。如用温汤浸种可防薏苡黑粉病和地黄线虫病;夜晚用不同波长和颜色的灯光可诱杀某些鳞翅目成虫和金龟子等;利用蚜虫的趋性,在田间挂黄色黏虫板等效果都非常好。

(4)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目前,化学防治还是防治中药材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其它防治方法还不能完全代替。化学防治造成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病虫害抗性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化学农药使用原则是能不用尽量不用、能少用药尽量少用、能兼治尽可能兼治,能用生物农药尽量不用化学农药,以达到减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目的。为了减少用药次数,仅在必须用药的关键时期用药。要充分考虑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尽可能避开天敌或选择对天敌较安全的农药,如:常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的甲基托布津和防治锈病、霜霉病和叶斑病的百菌清,整个中药材生育期最多用药次数不得超过4次,最后1次用药距采收不少于14天。防治害虫用的敌百虫、辛硫磷和溴氰菊酯等农药,全生育期最多用药次数不得超过3次,最后1次用药距采收不得少于7天。

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有哪些原则?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措施的应用中,要做到既控制病虫的危害,又要不降低中药材的品质,避免农药残留及其他污染物对中药材的污染。应重点加强自然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

如必须使用化学农药则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合理使用农药,把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水平,使中药材及其加工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FAO、WHO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

中药材板栗树病虫害,是怎么防治的?

栗子原产于中国,分布在越南、台湾和中国大陆。它生长在海拔370-2800米的地方。它多见于山区,已被广泛人工栽培。栗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于西红柿,更是苹果的十倍以上。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巧。板栗苗期立枯病症状:幼苗出土后,在根部未木质化前,在根部表面出现长条状褐色凹陷病斑,表皮呈黑褐色,根部以下病害正常,以上叶片脱水萎蔫,后期萎蔫,植株直立。

适宜环境: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和栗子苗传播。苗圃土壤重,排水不良,土壤板结,通风不良,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过量施用氮肥。如:今年西三里乡邢庄子村5亩板栗园因过量使用鸡粪作为基肥,加之土壤粘重,垂直枯死的苗子占全场的80%。

防治方法:及时加强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不过量施用氮肥,当发现田间初发病苗时,用鲁衡1号3000倍液灌根。栗子炭疽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板栗表面刺有部分褐色干枯,剥皮后板栗有褐色至黑褐色组织坏死。晚期整个栗子枯死脱落。疫情环境:病菌主要靠风雨传播。高温、高湿环境。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板栗大量脱落,对产量有很大影响。

防治方法:可用果康宝1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板栗瘿蜂在板栗种植区经常发生。被害枝条形成不规则的椭圆形肿瘤,使叶片畸形,枝条变细,小枝当年就死亡。由于不能抽出新芽,不仅当年无果,而且严重影响来年的产量。幼虫在芽中越冬。越冬幼虫在第二年的4-5月份开始取食,随着芽尖的生长,逐渐形成虫瘤。瘤体开始时是绿色的,然后变成红色,甚至棕色。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什么?

(樊瑛)

一、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病虫害种类多,其中有一般农作物上常见的病虫害,如为害薏苡、蓼兰的玉米螟,为害牛蒡、酸浆、穿心莲等的棉铃虫,为害几十种药用植物的桃蚜,为害白术、玄参、附子的白绢病和为害多种药用植物幼苗的立枯病,猝倒病等;也有药用植物上特有的病虫害,如红花实蝇、肉桂木蛾、枸杞负泥虫、栝楼透翅蛾、地黄斑枯病、白术铁叶病、人参锈腐病、元胡霜霉病等。药用植物病虫害一般为害比较普遍,有些病虫害为害很严重,降低产量和质量,使药材商品规格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人参、西洋参、病虫害严重,病害多,为害尤烈,使老参地不能再利用,产量损失相当严重,要比一般农作物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高几十倍乃至百倍。又如槟榔目前基本依靠进口,国产槟榔质量较好,但受红脉穗螟为害,造成直接损失达20—30%,如按损失率20%计,每年亩产值可损失500—1000元。至于病虫害对社会效益造成的损失则是无法计算的了。

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是植物保护科学领域中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年轻的分支。药用植物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栽培历史较久,因此有关病虫害的研究,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做得比较多。但是它毕竟还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和其它农作物相比,工作做得不多,科学资料较少,生产实践尚缺乏经验。因此,今后加强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并积极指导生产实践,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

二、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

(一)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

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国植保工作就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那时对综合防治的认识比较浮浅,只是基于病虫害生物学和朴素的辩证法,采用多种方法防治单一作物上的病虫害。70年代我国吸收了60年代国际上提出的综合治理IPM(即Integrated pests management)的先进思想,建立了我国综合防治的科学概念。1986年第二次全国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又把综合防治提高到系统治理的高度。因此综合防治(或综合治理)的含义是不仅保护对象、防治对象、防治目的和防治方法等都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在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上也要提高到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系统观念上来。概括地讲,综合防治就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有害生物的为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虽有关系,但不尽等同,综合治理是综合防治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整体思想和系统概念

自然界是由多种多样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生物群体与无生命的环境之间所构成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系统。自然生态学系统是由四个主要要素构成的:(1)无机环境,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等因子。(2)绿色植物。它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并吸收营养元素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3)动物。它以植物或其它生物为食料来获取能量和营养,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4)微生物。它以动植物排泻物或残体为食物,并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重返环境;同时有一部分微生物是作为动、植物的病原物直接寄生动植物,并以动植物体为食料来源,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或致死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利用非生物因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组成自己各部器官;病原物和害虫等有害生物又以植物为食料;天敌又以这些有害生物为食料。这种一环扣一环的食物关系就是所谓“食物链索”,这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就是我们从植物与病虫害,病虫害与天敌,以及三者同耕作经营制度与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整体观点出发,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正确地、强烈地干预系统的发展,导致病虫害生活环境的变化,创造有利于寄主植物和天敌生物而不利于病虫害的条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实现“护益灭害”,保证农业增产。

(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又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来认识病虫害发生规律。

一种植物通常有多种病虫为害,但在既定条件下一般只有少数几种病虫害具有经济重要性。是否采取防治措施,决定于病虫发生数量和造成的为害程度。有些病虫害有轻度为害,因作物本身有一定的协调和补偿能力,常常对产量不造成损失。因此并非见到一点病虫害就要采取防治措施。各种防治措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我们要根据调查研究,了解一种植物上整个生育期内病虫害种类、主次,发生轻重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病虫害和天敌的关系等,制定IPM的优化方案。同时又要密切注意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子的影响,病虫害诸多矛盾之间的相互转化,使我们处于斗争的主动地位,从而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紧密协调,把病虫害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也就是使病虫为害不致造成产量和质量损失或在经济阈值之下。

以上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原理和理论基础,是对整个植物保护工作而言的,当然也适用于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和实践。

三、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药用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寄主植物、病原或害虫和适宜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因此防治途径也是从这三方面考虑。一般病虫害的防治途径是:(1)避开病、虫害;(2)杜绝病、虫来源;(3)直接消灭病、虫害;(4)保护寄主植物等。从这些防治途径入手,人们设计了各种防治方法。这些防治方法归纳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

(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栽培技术措施减少或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农业防治几乎包括上述防治病虫害的四个途径,但防治措施大多为预防性的。

既是栽培的药用植物,就应有栽培技术措施。而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本身就是防治病虫害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如能正确运用病虫害防治原理,调整栽培技术措施,就能在防治病虫害方面起很好的作用。农业防治措施一般不增加额外开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也容易被群众接受。

1.合理轮作和间作

如果一种药用植物在同一块地上连作,不但消耗地力,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使病虫在土壤中积累加重。在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中,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无论对防治病虫害和充分利用土壤肥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那些病虫在土中寄居或休眠的药用植物来说,实行轮作就更为重要。如土传病害种类多、为害严重的人参、西洋参绝对不能连作,老参地不能再种参,否则病害严重,造成大量死亡或全田毁灭。据日本研究结果表明,人参和水稻田轮作根腐病发病率减低,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明显。浙贝母和水稻隔年轮作者,翌年灰霉病前期发病率比不轮作者降低60—65%。大黄与川芎或黄芪轮作可减轻大黄拟守瓜(Gallerucida sp.)的为害。

轮作期限长短一般根据病原物在土壤中存活的期限而定,目的是使那些病原物由于轮作而在土中无适合的食料而逐渐饥饿死亡或大大降低繁殖数量。例如白术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ium)和地黄枯萎病(Fusarium sp.)轮作期限均为3—5年。此外,合理选择轮作物也至关重要。一般同科、属植物或同为某些严重病、虫寄主的植物不能选为轮作物,否则不仅不能起到轮作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反而会起相反作用。如枸杞、颠茄、泡囊草等都受枸杞负泥虫严重为害;地黄和大豆同为大豆胞囊线虫的寄主;玄参、附子、白术等同为白绢病等根腐病的寄主,它们都不能选为轮作物。

对轮作物的选择原则,从病虫防治角度同样适合于间作物的选择。但间作物同时栽种在一块地里,相互之间的影响更大,必须从病虫害防治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多方面综合考虑。

有些植物的植株和根系分泌物或气味可以对某些邻作物病虫害有抑制或驱避作用。某些作物因根系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而造成对某些邻作物根病的不利条件,从而抑制了这些病害的发生;还可能由于高矮作物搭配,对某些邻作物害虫活动产生机械的阻碍作用等等。如果我们科学地运用这些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可能选择较理想的间作物组合,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实践表明,根腐病较严重的药用植物和有气生根的玉米间作,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则根腐病减轻,如附子和玉米间作,附子根腐病则减轻;地黄和高秆作物玉米间作,使地黄蛱蝶为害显著减轻,这可能是由于成虫飞翔产卵活动受到机械阻碍作用的缘故。国外文献报道,和万寿菊间作的植物可抑制植物寄生线虫等。

2.耕作

深耕细作是重要的栽培措施,除能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增强吸收水肥能力使植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外,还能破坏蛰伏在土内休眠的害虫巢穴和病菌越冬的场所。直接消灭病原物和害虫,减少翌年病虫基数。例如大黄拟守瓜(Gellerucida sp.)、山茱萸尺蠖(Boarmia eosoria Leech)、黄梔子大透翅天蛾(Cephonodes hylas L.)、枸杞负泥虫(Lema decempunctata Scopoli)、栝楼透翅蛾(Melittia bombyliformis Cramer)等以各自特定虫态在寄主根际土内越冬,因此在冬季或早春耕翻土地或在根际垦覆,破坏害虫越冬场所或改变栖息环境,直接消灭部分害虫,减少越冬虫源,以抑制翌年虫害发生数量,达到防治目的。对土传病害严重的药用植物人参、西洋参等,播种前对土地耕作要求很严格,播前除必须休间养地外,还要耕翻晒土数遍,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土中致病菌数量,这已成为既定的重要防病措施。

3.除草、修剪及清洁田园

田间杂草及中草药收获后病虫残株和掉落在田间的枯枝落叶,往往是病虫隐蔽及越冬场所和翌年的病虫来源,因此,除草及药用植物收获后清洁田园,结合修剪将病虫残株和枯枝落叶烧毁或深埋处理,可以大大压低病虫越冬基数和翌年病虫为害程度。例如枸杞黑果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nld et Von Schrenk]病原菌是在病株枯枝叶和罹病的僵果上越冬,抓冬季清园工作是主要防病措施。在秋季收果后,彻底摘除树上的黑果和剪除病枝,并将地面枯枝落叶和黑果全部清除烧毁或深埋。翌年7月中旬调查发病率结果表明,清园好的地块发病率为2.1%,清园不好的为22.4%,未清园的为50.8%,清园收到了良好的防病效果。

4.调节播种期

某些病虫害常和中草药某个生长发育阶段有关,如使这一阶段错过病虫大量侵染为害的危险期,可避开病、虫为害,达到防治目的。例如,红花实蝇在红花花蕾现白期为大量产卵为害盛期,如实行冬播或春季早播(3月上中旬)可使苗早苗壮,提前现蕾,错过实蝇产卵盛期,从而减轻其为害。又如荆芥茎枯病(Fusarium spp.)在浙江萧山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如实行适时早播(4月初前播种),到6月上旬时,苗高在25cm以上,具有一定抗病力,可减轻茎枯病。

5.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促进中草药生长发育,增加其抵抗力和被病虫为害后的恢复能力或避开病虫为害时期。例如白术施足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可减轻花叶病。同样,合理施肥对于巴戟天提高产量,减轻病害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施有机肥牛粪可促进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并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微生物的颉颃作用;施钾肥明显促进茎基部木栓层形成,提高了抗茎基腐病的能力。相反,如施肥不当则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如巴戟施碳酸氢铵不当,会造成茎基部表皮和根部的灼伤,便于茎基腐病病菌侵入为害,加重该病的发生;元胡在后期施氮肥会使霜霉病和菌核病加重。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或堆肥,则肥中的残存病菌以及地下害虫蛴螬等虫卵未被杀灭,因此就可能造成地下害虫和某些病害加重,应用高温堆肥或充分腐熟的肥料,就不致于产生这一弊端。

6.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品种

药用植物的不同类型或品种之间往往对病、虫害抵抗能力有显著差异。如地黄农家品种金状元对地黄斑枯病比较敏感,而小黑英则比较抗病;有刺型红花比无刺型红花能抗炭疽病和红花实蝇;蒙黄芪农家品种大三黄和小三黄较能抗黄芪籽蜂;白术矮秆型抗术籽虫等。因此,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抗病、虫特性,进一步选育出较理想的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对那些病虫严重且防治难度大的药用植物,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品种则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在药用植物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工作方面国内外都作得很少,是今后应加强的薄弱环节。

关于选育和利用新品种的具体方法和内容请参见本书第八章。

(二)生物防治

1.生物防治的含义及其发展

过去我们对生物防治含义的理解是:应用某些有益生物(即天敌)或其产品来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有关边缘科学的发展,生物防治的含义也有了新的发展。如在防治虫害中的不孕昆虫的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及其它激素的应用以及防治病害中的类似免疫作用,即交叉保护作用的应用等,均属于生物防治的范畴。

2.生物防治的方法及其应用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以虫治虫

①利用捕食性昆虫防治害虫 自然界捕食性昆虫(即肉食性昆虫)种类很多,捕食昆虫的主要种类有螳螂、蚜狮(草蛉幼虫)、步行虫、肉食瓢虫、食虫蝽象(如猎蝽等)、食蚜虻、食蚜蝇等。这些昆虫生活在一些害虫群体中,以捕食害虫为生,对抑制害虫虫口数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量繁殖并释放这些益虫来防治害虫或注意保护、利用益虫,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国内外对繁殖、利用草蛉和瓢虫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多。在美国等某些国家已有繁殖草蛉的工厂,大量繁殖草蛉出售,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国内也取得进展。移植瓢虫防治棉蚜的工作已取得明显效果。

②利用寄生性昆虫防治害虫 有些昆虫是寄生在另一些昆虫的某个虫期的体内,摄取寄主体内物质为营养而生存繁殖。这些昆虫称为昆虫的内寄生。如寄生在桔黑黄凤蝶和马兜铃凤蝶蛹内的凤蝶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 L.)、寄生檀香粉蝶蛹的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寄生诃子瘤蛾幼虫的狭面姬小蜂(Euplectrus sp.)寄生木通枯叶夜蛾的卵的赤眼蜂。寄生黄柏樗蚕蛹的饰腹寄蝇,寄生板蓝菜青虫的Apanteles sp.、寄生金银花尺蠖的悬茧姬蜂(Charops sp.)等。还有一些昆虫寄生在另一些昆虫的体外,通过口器或作成吸管状通道,吸取寄主的体内物质为自身营养,这些昆虫则为昆虫的外寄生。例如寄生菊天牛和咖啡虎天牛等的肿腿蜂、寄生地黄蛱蝶的绒茧蜂等。繁殖利用这些寄生性益虫,首先必须在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寻找其合适的中间寄主。其次是人工繁殖中间寄主来繁殖这些寄生昆虫并释放到田间,用以控制害虫虫口密度。目前在药用植物上,繁殖利用肿腿蜂防治金银花咖啡虎天牛已取得成功。

(2)以微生物治虫

以微生物治虫包括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昆虫致病菌防治害虫。

①细菌 昆虫致病细菌大多属于苏芸金杆菌类,如我国常用的Bt乳剂、青虫菌6号等制剂。这些细菌能产生伴孢晶体,经昆虫取食后能使昆虫得败血病。罹病昆虫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停食、下痢、呕吐等,1—3天后死亡。虫体常呈棕色或黑色,有时体表出现黑斑,虫尸体软,腐臭。苏芸金杆菌类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广的杀虫谱。试验表明,对马兜铃凤蝶和青刺蛾、槟榔红脉穗螟、芸香凤蝶等均有明显防治效果。

②真菌 昆虫的致病真菌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黄僵菌、穗霉、虫霉菌等。目前我国利用白僵菌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等农作物害虫取得成功。在一定的空气温湿度条件下真菌孢子萌发,通过昆虫皮肤、口腔、气孔等侵入虫体,罹病昆虫表现运动呆滞,食欲减退,呈萎靡乏力状态,皮色无光泽,有些虫体上有褐色病斑或病点,吐黄水。由于真菌在虫体内大量繁殖形成草酸钙结晶,最后虫体死亡僵硬,体表长满菌丝或孢子。致病昆虫病程较长,约3—15天后死亡。据文献记载,白僵菌寄生范围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及蟎类等200余种害虫,其中对防治玉米螟、苹果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松毛虫等20多种害虫已在生产上应用。在药用植物上,我国报道有穗霉〔Nomurraea rileyi(Farlow)Samson〕、寄生紫苏野螟(Pyrausta phoenicealis Hübller)、蛔蒿夜蛾(Melicleptria scutosa Schiffermüller)、白僵菌寄生肉桂木蛾(Thymiatris sp.)等。

③病毒 昆虫的病原病毒有核多角体病毒和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罹病昆虫表现烦躁、食欲不振;横向肿大,皮肤易破并流出乳白色或其它颜色的脓液。病程一般较长,约感病一周后死亡,虫尸常倒挂在枝顶。寄生昆虫的病毒专化性较强,一般一种病毒只能寄生一种昆虫。

(3)不孕昆虫的利用

在一定范围的害虫流行区,连续大量地释放人工饲养经辐射或化学物质处理,导致不育的虫体,使其与自然种群竞争、交配,经若干代后就能抑制自然种群的繁殖,甚至达到基本消灭的目的。如美国使用此项技术于1955年彻底消灭东南亚螺旋椎蝇。此后,世界各国对农业和家畜的100种害虫进行了辐射不育的研究,其中30余种害虫获得成功。我国也开展了这项研究,对大面积栽培的药用植物重要害虫作此尝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4)昆虫激素的利用

昆虫激素或称荷尔蒙,是昆虫体内腺体所分泌的物质,它可调节昆虫生长变态、生殖、滞育、代谢等重要生理活动。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性信息素(又称性外激素)研究较多,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法或迷向法防治害虫,已成为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我国应用性信息素防治梨小食心虫已在华北果树上应用成功。药用植物中金银花尺蠖在应用性信息素防治研究上已获得进展。此外对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等研究表明,用过量的外源激素处理,可使害虫产生畸形,而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将来这些激素有希望成为新杀虫剂或生长调节剂。

(5)颉颃作用和交叉保护作用在防治病害上的应用

一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这种现象称颉颃作用。颉颃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称抗菌素。用抗菌素或抗生菌防治病虫害已获得显著成绩。我国研制成功的庆丰富素、链霉素、井岗霉素、内疗素及“5406”、哈茨木霉等抗生菌及抗生素已在防治病害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药用植物上利用抗生菌或抗菌素防治病害也取得一些成果。例如用5406菌肥有效地抑制荆芥茎枯病,用哈茨木霉防治甜菊白绢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用非病原微生物有机体或不亲和的病原小种首先接种植物,往往导致这些植物对以后接种的亲和性病原物的不感染性,即类似诱发的抵抗性,这称为交叉保护。利用这一现象防治植物病害已有不少成功事例。近年我国研究利用N4弱毒系于幼苗期接种番茄,对强株系的侵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有刺激和控制植物生长的作用。因此获得明显防病增产效果,现已在生产上应用。在药用植物上,用交叉保护法防治枸杞黑果病已获初步成功。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包括用温度、光、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等物理方法来防治植物病虫害。温度和光的应用较为普遍。

有些病害的病原物附着在种子和繁殖材料表面或潜伏在种子里。这些植物在播前常采用温汤浸种以杀死病菌,如薏苡黑粉病、地黄胞囊线虫病就是分别用温汤浸种子和种栽,以杀灭病菌和线虫。用此法一定要注意选用合适的温度范围和处理时间,既达到防病的目的又不致影响种子和繁殖材料的活力。因此必须经过试验才能采用这一方法。

不少昆虫具有趋光性,特别是趋于短光波光源。因此生产上常用短光波的黑光灯诱集害虫,也有用普通白炽灯或白炽灯与黑光灯合用的双光源诱虫,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在浙江用黑光灯诱集为害贝母的铜绿丽金龟;在山东灯诱北沙参钻心虫及蛔蒿夜蛾等均能诱集大量成虫。此外,不同颜色是不同光波反射的结果,因此,昆虫对颜色的趋性也是趋于某种波长的光波的一种反映。利用蚜虫趋于黄色的特性,用黄板诱蚜;相反,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即有翅蚜迁飞,见到地面有银灰色就不降落到地面植物上为害,因此用银灰色薄膜置于田间,就可以避蚜,取得一定的治虫效果。

近年,利用核辐射技术防治害虫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它主要包括(1)辐射不育防治害虫。(2)辐射诱变防治害虫。用诱变剂量辐照害虫,使其突变,再将这种突变体培养成系,经人工大量饲养后释放到野外,使其与野外昆虫交配,其后代就会因不适应环境条件而死亡或后代性比高,如明显地偏于雄性,使种群数量逐代减少,直到被消灭。(3)辐射直接杀虫技术。用缓期致死或致死剂量辐照害虫,直接将害虫杀死。对药材仓库害虫就可试用此法防治。

(四)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防治在防治病虫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仍为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其它防治方法尚不能完全代替它。

化学防治主要优点是使用方便,见效快,防治效果好。但由于近年农药使用量很大,大量农药投入到环境中去,又因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及病虫害抗性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根据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理论基础,化学防治必须符合综合防治的要求。即要用生态学观点统帅化学防治。这是几十年前人们根据农田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提出的。

以生态学观点来统帅化学防治必须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要求化学农药使用最低有效浓度,在使用的最适时期用药,减少投入环境中的农药量。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同时也可防止或减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要求从生态角度考虑农药的使用,应考虑对主治和兼治病虫的综合的防治效果。一种药用植物上往往有多种病虫害。但往往只有几种具有经济重要性即为主攻对象,其它次要的病虫害在一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有可能上升为主要对象,因此防治时应考虑对主治、兼治对象的综合效果。例如黄芪地上部虫害有近30种,但主治对象是籽蜂、芫菁和蚜虫。其它害虫如蝽象、豆荚螟等十几种害虫也存在一定数量,对黄芪造成一定损失。因此,在选择农药种类和防治时间上就要考虑兼治作用得到综合的防治效果。其次,要考虑对病虫害天敌和传粉昆虫的综合影响。在药用植物的一定寄主上害虫种群和天敌及某些传粉昆虫种群并存,综合防治是要求减少害虫种群而增加益虫的种群。化学农药多数是益、害同歼,这样就使害虫再度发生或更为猖獗。因此,我们要合理选择药剂种类、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浓度,提高杀虫效果而尽可能保护天敌和传粉昆虫。第三,要考虑对病虫的杀伤效果和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如果化学防治病虫害有效,而无增产效果,反而造成药害,影响其生长发育,使其减产,这种防治方法在生产上是没有意义的,也是行不通的。第四,要考虑对病虫的防治效果和对人畜、作物的安全程度。

中药材仓库怎样进行虫害防治?

1 贮藏前的一般性处理 药材在贮藏前,须经过必要的过筛,除去泥砂、杂物等,还可筛除部分虫卵、蛹等。然后根据药材的性质进行干燥,如晾、晒、烘等,使药材的含水量减少到最低,不利于害虫的孵化、生长[2]。若发现药材已受虫蛀,应把所有的药材进行检查,把已受虫蛀的剔出或销毁,以免进一步传播。 2 分类存放 药材虫蛀与药材本身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防治时,首先要研究药材的特性,并按其性质而采用不同的贮存条件分类保管,特别是将易生虫的药材集中贮存,集中处理,这样可有效防止或减少虫害。易受虫害的药材主要有以下几种[2]。 2.1 一般含脂肪油类(如杏仁、柏子仁等)、含淀粉或糖分类(如薏仁米等)及含蛋白质类(如冬虫夏草等)的药材比较易蛀,因为这些成分都是害虫的营养物质;而含辛辣成分(如丁香等)及化学晶体(如冰片等)、矿物类(如石膏等)药材则一般不受虫蛀。 2.2 质软或含糖易吸潮的药材,在潮湿的情况下易生虫。 2.3 由于外表有保护组织层,所以完整不碎的药材不易虫蛀;而已破碎的药材、饮片则较原药材易受虫蛀,难贮藏。 2.4 蜜制药材,由于糖分增加而易受虫蛀。 3 草木灰(木炭)贮藏法 该法是借鉴民间贮粮经验[3,4]。梅雨季节前,根据药材各自的特点进行一次薰杀和晾晒处理,盛入缸内至距缸口约10 cm处,用不漏灰的编织袋料遮住药材,上覆5 cm厚尚有余温的草木灰或木炭,再覆盖1层塑料薄膜,盖灰至缸口,用塑料薄膜封口;也可将草木灰与药材一层层间隔存放。草木灰及木炭既能吸收药材中的水分(吸湿力可达本身重量的10%~12%),又具有杀虫作用,无污染。草木灰一般只使用1次,而木炭经日晒后可反复使用。此法可适用于含糖分、淀粉、树脂、挥发油、油脂等类的药材贮藏,如山药、菊花、桃仁等。 4 石灰缸贮藏法 对不宜晒、烘,又易受潮虫蛀的药材,如蜈蚣、糖参等,放入石灰缸中密闭(缸底部放置适量生石灰)。生石灰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使缸内几乎无水分,从而使蛀虫及虫卵无法生产、孵化[5,6]。 当石灰吸湿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出现崩解、扬化状态,故应及时更换。石灰一般在每年春季时布置,可使用1 a。 5 多层口袋贮藏法 “多层口袋”[7]分为三层,即外层用麻袋,中间层用质地较厚且软的普通无毒塑料袋,内层用白布袋。将干燥后的药材装入内层,分别扎紧口袋即可。 利用“多层口袋”存放药材,必须注意:存放和提取药材后,必须扎紧袋口,尤其是塑料袋口更应扎紧,这是防止霉变虫蛀的关键。 6 定期拌盘法 该法[8]分堆积拌盘和装袋拌盘两种。堆积拌盘法是将药材倒入簸箕等敞口容器内,或放在干净的地坪上,结合搓揉进行拌和。该法有利于检查药材的外观质量,对药材的破损程度较小,但操作费时。装袋拌盘法是将药材盛装于布袋或麻袋内,药材的数量以袋容量的1/2~2/3为宜,扎紧袋口,然后上下轮换翻转,纵横着地搓揉,反复数次。该法工效较高,但操作不当,易将药材擦破挤碎。通过拌盘时的磨擦撞出及翻动,可使药材内部通风,结合日光暴晒,使药材易于干燥,并能极有效地灭除残留在药材中的害虫虫卵。 一般易霉变生虫的药材如牛膝、枣仁等拌盘间隔时间为5~7 d,花类、叶类、全草可10 d左右拌1次,根及根茎、皮类药材可15 d拌1次。 7 气调贮藏法 在一定的温度且密封的条件下,降低O2的含量,提高CO2的含量进行的贮藏方法。当O2含量下降到0.8%以下时,部分害虫经过48 h死亡[5];当O2含量下降到8%以下,CO2含量提高到45%以上时,3 d内害虫全部死亡。该法对不同质地和成分的药材均可适用[9]。常用气调方法有真空包装、充CO2降O2包装、充N2降O2包装及除氧剂包装等,中药饮片宜大力发展这种包装、贮存法。另外还有砂闷法及密封法等[10],也都是利用降O2原理。 对于量大的药材,可采用桶式气调法:直接将CO2气体通过皮管充入贮药容器底部(最好用铁桶,密闭性能高,不易被鼠咬或硬物扎破),利用CO2的密度大于O2的特点,逐渐将O2赶出。当容器口溢出啤酒味时,说明CO2已充满,然后抽出皮管,封严容器。吕氏[11]用该法养护药材达10 a之久,均未出现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现象,且成本较低。 8 加温处理 将药材放在日光下暴晒,在夏季,太阳直射温度能达50℃左右,可将害虫杀死,但须阳光充足,晒得彻底,否则反而增高温度,使虫卵孵化,促进害虫活动。对不宜光照的药材,可在60℃左右的烘箱或微波炉、远红外干燥机中加热,杀灭成虫、蛹、幼虫和部分虫卵[2]。上述方法还可使药材水分减少,不利于害虫生长及虫卵孵化,但须防止药材走油、变味。 对已感染害虫的药材,可用蒸气在约80℃左右处理10~20 min,或在沸水中浸泡片刻,再晒(烘)干,可达杀虫的目的,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已感染害虫的包装器材和仓库用具[2],但对叶类、花类、全草及胶类药材不可使用,其他类药材使用时也须防止其有效成分流失。 9 冷藏法 采用低温(0~10℃)贮藏药材,可有效地防止不宜烘、晒的药材及胶类药材生虫[12],亦有报道15℃以下即可预防虫蛀[13]。 也可采用冷冻(-5℃以下)法杀灭蛀虫[2]。但使用该法时,必须注意,若药材水分过多,使药材受冻,蛋白质及其原生质和其他胶体发生不可逆的凝固作用,解冻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状态,颜色变深,品质变劣[14]。若水分过少,药材会干裂、发脆,某些药材过分干燥还会枯朽,影响药性。因此,必须根据药材的不同性质,恰当控制好含水量,即确定一个药材在0℃以下低温储存的“完全水分”值[15]。郭氏曾报道参类药材不宜冷冻贮藏[16]。 10 施-劳法 德国萨尔州萨尔布吕肯大学的埃贡。施塔尔和京特。劳研究了一种杀灭药材中害虫的方法[17]。他们认为:动物器官对于加压随后迅速松压罕能耐受,不同的害虫敏感性不同,但其死亡率一般与压力、加压时间呈正比关系,且增加压力,可适当缩短加压时间。例如谷物甲虫,压力为101MPa时,作用时间需3 h才能全部被杀死;而压力为201MPa时,作用时间只需20 min。一般使用较高的压力比延长加压时间更为有利。 设备由贮气瓶、高压釜和真空泵组成。操作时,高压釜装上商品原包装的药材,用真空泵抽真空后,CO2气体从贮气瓶进入高压釜,直到所需压力(通常为501MPa),达到所需时间后(通常为10~20 min)后,迅速排出CO2,就可以有效地杀灭害虫。 该法不影响药性和污染环境。 11 60 Co-γ射线辐照灭虫 孔令杰等[18]对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养护动物类药材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氯化苦、磷化铝等薰蒸法可杀死活虫,但难以杀灭虫卵,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虫害会再度复发;而经过60Co-γ射线辐照的药材能在常态下长达11个月完好保存。其原理是γ射线穿透力极强,将存在于物体内的活虫及虫卵杀灭,达到彻底根治虫害的目的。实验表明,辐照的最低有效剂量是3 kGy。辐照前,药材宜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以防止外界仓虫浸染。 一般地说,60Co-γ射线辐照剂量越大,杀虫效果越好,但人们最为关心的是辐照后的药材,其药理作用是否会受到影响。杨愉君等[19]以秦艽作为试验对象,研究证明,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当辐照剂量选择适当时,其药理作用不会改变,因而应尽可能选择适宜的最低辐照剂量,以秦艽为例,其辐射剂量不宜超过5 kGy。 12 酒蒸贮藏法 取适量酒精或白酒(50度以上),装在杯中,上扎纱布(以防药材落入杯中),放入盛药材的缸底部,然后将药材放入缸中,或直接将酒精或白酒一层层喷洒在药材上(一般每kg药材,酒精用量20~30 ml),密封,这样酒精缓慢挥发,弥漫并透入整个药材,抑制虫卵产生及孵化,杀灭蛀虫,并可杀菌防霉。 这种方法对动物类、含油脂类、含糖类等药材作用都较为理想,无毒无害,成本低,操作简便,还能增强某些药的药效,矫正异味,在医院中药房(特别是基层药房)的中药短期保存非常适宜[20,21]。但由于酒精具吸湿性,所以用该法保存的药材应适时翻晒;另外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火防爆。 13 化学剂薰蒸法 传统多用硫黄,燃烧产生SO2,起杀虫作用,但由于SO2会破坏某些有效成分现已很少使用。有报道:党参用硫黄薰蒸后,有效成分结构有显著改变,但21 d后可基本恢复[22]。 目前中药仓库最常用的是氯化苦和磷化铝薰蒸,这两种方法杀虫力强,穿透力大,并有杀鼠作用,对纤维组织无损害。若二者交替使用,还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效果更令人满意。但使用时,须防残毒,且只能杀死活虫,对虫卵作用较小,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虫卵很快会孵化[23]。吴氏[24]使用改进的“增效法”(磷化铝:碳酸氢铵:食醋:醋糟按1 g∶20 g∶10 g∶10 g/m3配比),可减少磷化铝用量,减少毒性,操作简便。 刘氏[25]等用“粮保”防虫,效果较好。“粮保”是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的粮食防虫保护剂,使用量少,每100 kg药材只需20 g,采用缓释技术,作用时间长,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残留,无不良臭味,不仅有防虫效果,还有杀虫作用,抑制虫卵孵化,值得推广。 采用DMF防虫亦有一定的效果[26]。DMF为富马酸二甲酯,是80年代国外研制的食品添加剂,且有低毒、高效、广谱抗菌的特点,对中药材具有较强的防霉和良好的防虫作用。操作方法为:将一定剂量的DMF装入数个无纺布袋中,再将其分放于药材中。 其他化学薰蒸剂还有四氯化碳、氯仿、环氧乙烷等,在使用时须注意防火、防毒、防环境污染。 14 对抗同贮法 该法是中药材传统养护法之一,明代陈嘉谟著《本草蒙筌》中便有“人参和细辛,冰片同灯草……”的记载[27]。该法主要是利用一些有特殊气味,能起驱虫作用的药材嬉咨?娴囊┎墓泊妫?锏椒莱婺康摹?BR>例如花椒、细辛可防乌梢蛇等动物药虫蛀;山苍子多用于蛇类药材;丹皮可防泽泻、山药虫害;或使用冰片、樟脑等中药防虫剂。该法简便易行,无需增加特殊设备,且驱虫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少量药材的贮藏。若将一些易生虫的药材先进行烘烤、日晒等处理,则效果更佳[28,29]。 使用该法时,应注意防止药材之间的掺杂混合串味,如鹿茸、人参、丁香等不能与冰片、樟脑等共存;甘草、黄芪不能与大戟、甘遂混藏,否则易走油、变味、串味[30]。 15 昆布(海藻)防虫法 将市售的昆布或海藻放入2~3层纱布袋内,平置于药材的中心部位即可。每kg昆布或海藻可置于20~50 kg药材中,可降低药材含水率8%~15%,生虫药材中,米象、药谷盗等,对比加昆布、海藻前减少55%~75%[31],亦有报导放入昆布(按药材量的1/100比例)的药材,七天后各种菌量明显减少,96%以上的粉螨和蛾类死亡[32]。 存放昆布或海藻的布袋可不定期取出置通风干燥处1.5 h,或晾晒30~40 min,即可使水分全部挥干,再重新放入药材中,如此反复使用20次,也不减弱其吸湿、放湿能力,且其本身亦不变质,可照常食用或作药用[32]。但该法对含糖、油脂较高的果实防虫效果不理想[33]。 关于昆布、海藻对药材虫害的控制作用原因,从化学成份等方面的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6 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防虫法 以花椒(40 g)、樟脑(5 g)制成的复方花椒酊(100 ml)对谷蛾、甲虫、毛衣鱼、书蚤等各种害虫的幼虫及虫卵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34]。操作时,将药材晾晒后,装入容器内,放1层药材,喷1次复方花椒酊,以药材表面喷湿为准,密封,害虫在2 h内可全部被杀死。一般每100 kg药材用复方花椒酊灭虫需3 kg,防虫需0.5 kg。 该法结合了中药对抗同存和酒精灭虫的原理和优点,花椒、樟脑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具辛辣性,各种昆虫闻后自动避开,防虫时间长;以乙醇作溶剂,可达到杀菌、杀虫的作用。采用该法灭虫,有效率达96%以上,无残留毒素和污染。 郝氏[35]与陈氏[36]也分别报道了复方百部酊与百部、除虫菊酊具有良好的驱虫杀虫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策略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策略有哪些?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文标签: 药材   防治   害虫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wanyaow.com/news/131275.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美元汇率 |优学网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 冀ICP备20020072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