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中药贴敷疗法可以治哪些病

作者:佚名

      我院引进小儿穴位贴敷,主要治疗小儿以下病症:感冒、咳嗽、发热、哮喘、腹泻、便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疱疹、疱疹性咽颊炎、鹅口疮、牙龈肿痛、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眼结膜炎、小儿厌食症、中耳炎、小儿流口水、遗尿、小儿五退五软、小儿夜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贫血、急性支气管炎等。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该法历史悠久,近两千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乐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之法,是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激发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功能,是二者相互协同、相互激发和叠加的结果,较单纯用药、针灸均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药物(小剂量)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所,可产生相对较强的治疗结果,同时避免了因肠胃、静脉、肌肉等途径较大剂量给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弊端。

中药外敷是怎样起到作用的?它真的能通过皮肤的渗透进去吗?

中药外敷是以气味浓重的药物为先导,产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开窍通骨、祛风散寒。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通过皮下组织,,起到很强的药理作用。有一些刺激强的药品,根据神经反射,调整身体抗原产生,提升人体免疫力。

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和破坏,肚脐作为人体独特的给药方式,具有补阳、固气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胃肠道和肝脏疾病患者。由于敷在肚脐上的中药不会通过肝脏代谢,因此可以减少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

从药店购买制成粉末后装入肚脐内,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带固定。每晚粘贴,治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小叶增生可能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许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她们经常情绪低落,会发现一个或两个乳房都有肿块。它感觉很硬,很坚韧。这有点像碰橡胶块。用手推也可以推。这是小叶增生。小叶增生不是主要疾病。大多数患有这种疾病的女性朋友在几个月或一年或两年后不经治疗就会缓解。也有少数人一直患有小叶增生。虽然不痛也不痒,但乳房中有一个肿块。毕竟,这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一些女性总是担心它会变成肿瘤。提供一种有助于消除小叶增生的外部治疗方法。                                                                                                              

贴敷治中风验方9则,快收藏

一份贴敷治疗中风的验方验案。

来源 | 养生 正道

贴敷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内、外、妇、儿诸科疾病,但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其在内科病症中常见的适用范围有感冒、哮喘、咳嗽、疟疾、中风、高血压、痹证、失眠、胃痛、呕吐、呃逆、咯血、尿潴留等。今天推送介绍贴敷治疗中风的验方验案。

贴敷治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㖞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㖞、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

贴敷治疗中风疗效较好,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等有促进作用,贴敷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贴敷治疗根据症状不同,用药和穴位也不同。神志不清者以开窍化痰为主,选用牛黄、冰片、石菖蒲等开窍醒神;口角㖞斜,半身不遂者,以通经活络为主,选用皂角、豨莶草走窜通络;言语不利者加用麝香化痰浊而通窍。另外,也可选用治疗中风的中成药用于贴敷。

贴敷方

1.复方菖冰散(《家庭脐疗》)

主治: 中风。

处方: 石菖蒲、川芎、羌活各50g,冰片5g,牛黄3g。

用法: 上药共压细粉,取药粉5g,以蜂蜜调膏涂脐,常规法固定。每日用药1次。

图:川芎

2.乌皂豨荷膏(《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 中风。

处方: 乌梅12g,皂角、豨莶草各6g,薄荷3g。

用法: 将上药混合共研为细末,用水调和成膏状,敷于脐内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3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3.桃红龙石膏(《外治汇要》)

主治: 中风后遗症。

处方: 广地龙20g,川芎、红花、石菖蒲、羌活各12g,薄荷8g,桃仁、冰片各3g。

用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用凡士林适量调拌成糊膏状,均匀敷于双足心涌泉穴上,用纱布覆盖,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4.中风散(《民间敷灸》)

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闭,神志不清。

处方: 天南星12g,雄黄6g,黄芪12g,胡椒3g。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水调敷,贴敷于脐中。

图:胡椒

5.蛇鸡瓜蚤散(《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 中风热毒壅盛。

处方: 白花蛇舌草、鸡血藤各20g,丝瓜络30g,蚤休6g,白酒、陈醋各适量。

用法: 将方中前4味药共碾成细末,加入白酒和陈醋调成膏状,敷于患者脐部,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6.桃仁膏(《中国灸法集粹》)

主治: 中风言语謇涩。

处方: 取桃仁、栀子仁各7枚,麝香0.3g,上药共研细末,密贮备用。

用法: 敷时取上药末,用白酒适量调如膏状,男左女右贴敷于劳宫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换敷1次,贴敷期间适当休息,减少谈话,如局部起水泡,谨防感染,忌食辛辣等。

7.星姜膏(《贴敷疗法》)

主治: 用于突然中风致口斜,半身不遂,伴头昏眼花,呕吐痰涎,肌肤不仁,舌强语涩,舌苔白腻者。

处方: 天南星适量,生姜汁酌量。

用法: 天南星研细末,生姜汁调膏,摊纸上贴敷,分别贴合谷、内庭、太阳穴,左瘫贴右侧面,右瘫贴左侧面,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需做3个疗程左右。

8.菖蒲泥(《中医外治法奇方妙药》)

主治: 中风昏迷不醒。

处方: 鲜石菖蒲(去叶用根)、鲜艾叶、生姜、生葱各1握,香油、米醋各适量。

用法: 将前4味药捣烂如泥,然后加入香油、米醋入锅共炒,用布包好。敷于患者的头顶、胸背等部位,连熨数次,以醒为度。

图:香油

现代医案

傅氏等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 9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3组,针刺组28例,穴位贴膜组(选用舒愈康贴膜,取穴同针刺组,均取健侧,揭下贴膜保护纸,用棉签将生理盐水点在药膜上湿润药物,将贴膜贴在健侧肢体上,用贴膜后辅以适当的功能活动,2日换贴膜1次,10次为1个疗程)27例,综合治疗组31例,分别应用针刺、穴位敷贴以及二者综合的方法同期用来治疗中风偏瘫。

结果: 针刺组、穴位贴膜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71.0%和93.9%,其中,综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二组,与穴位贴膜组有显著性差异(P

中药外敷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湿疹会引起瘙痒,皮肤上会有肿胀的感觉,最好通过中药外敷来缓解湿疹,可以有效的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可以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可以起到止痛消肿的作用,尽量注意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健康,外敷中药能有效治疗皮肤病。

中成药外用治疗皮肤病,收到!双黄连散用于治疗湿疹取适量本品均匀涂于患处,外裹纱布,每日换药1次。清洁患处并再次更换敷料。多使用1次,可使局部症状减轻,持续外敷3 ~ 5次可使症状消失。本方法清热祛风,益湿止痒,适用于糜烂性湿疹。如意金黄色散剂治疗虫咬皮炎取适量本品,用醋稀糊,外敷患处,敷盖,胶带固定,每天换药一次,一般3 ~ 5天即可痊愈。本方法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加入如意金黄色粉末治疗疥疮取本品2袋,精制硫磺,将两药细粉磨碎,混合均匀,调整适量猪油成稀糊状,涂抹于患处,每天换药一次,一般使用5 ~ 7天即可痊愈。此法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静万红软膏用于治疗褥疮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均匀敷在无菌纱布上,将纱布敷在伤口上,用胶带固定。如果伤口是浅表的,直接敷在伤口上,使用暴露疗法。如果伤口较深,用药膏制成的纱布包扎伤口。根据渗出量确定换药时间,平均3 ~ 5天换药1次,连续换药3 ~ 10周。本方法清热解毒,收敛肌肤。

治疗痤疮的黄连素片将大黄粉磨细,加适量清水拌匀,沾棉拭子于患处,每日3 ~ 5次,5 ~ 7天即可痊愈。本方法清热解毒、消肿松结。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湿疹,湿疹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最好使用外部涂抹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红皮肤瘙痒,外用清热解毒的效果,可缓解皮肤发红发痒的症状。

中药外敷是如何起作用的?

中药外敷是将中药粉末状化,过虑,用芝麻油,醋等不一样液态做成粘稠,敷于人体不一样穴道,充分发挥不一样的治疗功效,别名穴位贴敷。穴位贴敷对一些慢性疾病合理,包含过敏鼻炎,过敏咳嗽和肠胃消化功能问题。针对一些危重症病案,不可做为优选治疗。除此之外,肌肤损伤或过敏性体质的病人也应禁止使用。

中药外敷治疗是指把中药用于贴在外面做到治疗的目地,例如中药贴或是是中药包,这种是可以用于中医外治的。中药外敷治疗是利用中药的归经标准来完成使用的一种方式,并且它可以根据肌肤透入,让肌肤迅速消化吸收,那样也能够做到治疗疾病的目地,还能活血化淤,通脉行走。基本原理。该中药外用中药制剂擦抹体表刺激性末梢神经,根据反射面软化血管,推动部分血液循环系统,改进周边的组织营养成分,做到退肿,抗感染,止痛的目地。

中医学外用治疗法是利用外界治疗来做到治疗的目地,并且主要是利用肌肤来消化吸收。由于一些中药利用肌肤的消化吸收实际效果是比较好的,根据肌肤消化吸收以后可以具有袪风祛寒的功效,还能够活血化淤,对于不一样的病症必须使用不一样的药品来开展贴敷治疗。例如现阶段较常用的中药包,也有中药贴。

进而充分发挥极强的药用价值。与此同时带味入人体穴位,经经脉直达五脏六腑,既避邪又调养五脏六腑,实际效果好于口服。特性。舒筋活血,以芬芳透药为主导,快速连通湿寒阻碍的经脉;中医学为了更好地清除痹证,把经脉骨病归纳为痹症。该中药外用中药制剂擦抹体表刺激性末梢神经,根据反射面软化血管,推动部分血液循环系统,改进周边的组织营养成分,做到退肿,抗感染,止痛的目地。最终祝你日常生活开心。

中医智慧:三伏贴的功效有哪些

进入 三伏天 ,各大中医门诊经常会迎来许多贴三伏贴的人,人们希望在这个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进行“冬病夏治”,理疗身体上的一些痼疾。那么这流传已久、凝聚着古老中医智慧的三伏贴究竟有何功效呢?一起来了解。

所谓三伏贴,是传统中医“冬病夏治”的一种方式,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的做法。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选择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期间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冬病夏治”三伏贴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三伏贴的祛病功效

通过三伏贴贴敷,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中药穴位贴敷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小儿中药穴位贴敷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文标签: 石菖蒲   天南星   痹证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wanyaow.com/news/118975.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美元汇率 |优学网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 冀ICP备20020072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