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中医如何克脾

作者:佚名

“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 养生 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沁人心脾

解释 :沁人心脾原指吸入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进清凉饮料,能使人感到舒适后来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文学作品、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出处 :沁人心脾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林洪《冷泉亭》里的一句诗:“一泓清可沁诗脾。”清代王士禛《带经诗话》:“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01

沁人心脾与中医的关系

沁人心脾这个成语的形成,受到了中医理论的影响,其中出现了两个器官名称:心和脾。《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中医里有五气和五味的概念,臊、焦、香、腥、腐为五气,酸、苦、甘、辛、咸为五味,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

张景岳《类经》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也。”香气发散,辛香入脾,可使人神清气爽,内心产生愉悦、舒适的感受。

原来,“沁人心脾”之所以用“脾”,是因为芳香的气味、甘美的口味都直接渗入到脾,香味和甜味都可以滋养脾。中医认为:脾喜欢清爽,讨厌黏腻和浊气;心主神,而人的感觉、知觉是神的一部分。因此,吸入芳香清爽的气味,正迎合了脾的喜好,使人内心舒适。

02

沁人心脾与日常生活

“脾为后天之本”,日常生活中,过度的贪凉饮冷、持续的久坐、过度的忧愁思虑、生闷气、过度的饥饿都会导致脾虚,出现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症状。

1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

2

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灸疗可改善胃疾。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3

茯苓陈皮生姜茶

原料 :茯苓10克、陈皮5克,生姜片两块。

做法 :茯苓、陈皮、生姜片清洗,放进杯里,添加沸水,闷泡5-10分钟上下就可以饮用。

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健脾养胃、去湿气利尿的功效。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有健脾养胃、助消化、行气、止咳化痰的功效。生姜味辛,性微温,有温中止呕等功效。这一配方共同起到健脾利湿、止咳化痰、排脂减肥瘦身的功效,适合湿寒湿痰、脾胃虚寒等体质群体。

版权说明

脾虚是如何形成的?中医如何调理脾虚?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则百病生,为此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专门写了一本专著《脾胃论》,其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

一、脾虚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是饮食不节。我们吃的食物要在脾胃运化吸收,一旦吃的食物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则会导致脾胃虚弱。具体什么食物呢?一是生冷的食物,我们知道把食物做熟需要加热或者生火,食物在脾胃中消化也需要脾阳的运化,而生冷的食物会消耗脾胃,长期吃的话会导致脾胃虚寒。二是嗜食肥甘厚腻。脾本身不喜欢湿,肥甘厚腻只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脾虚生湿,长期导致脾胃虚弱。三是饥饱不节。三餐不规律或不吃早餐或节食减肥的人往往脾胃不好。

其次是情志不调。平时爱生气,肝气不舒的人往往脾虚,因为肝木克脾土。肝郁脾虚常常同时并见。精神紧张或恐惧的人也会导致脾虚,因为心阳或者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

最后是劳心劳力。脾主思,思虑太过则伤脾,思念不停也会伤脾。身体上的过度劳累则会耗伤气血,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二、脾虚会出现什么症状?

如运化不及,可以见到倦怠乏力,四肢沉重,大便溏泄;如脾气虚弱,可见自汗,四肢发热,毛发焦枯,脱发等;如中气不足,可见胃胀,胃痛,气短等症状;若脾虚湿盛,则可见肥胖,水肿,大便不成形、粘马桶等。

三、脾虚中医如何治疗?

四君子汤: 是健脾益气的基础方剂。可用于脾胃虚弱,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泄,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等。中成药有四君子丸。

六君子丸: 四君子丸加上陈皮、半夏,增加了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虚兼痰湿的症状。

参苓白术散: 治疗脾虚湿盛或肺脾气虚的患者。症见大便溏泄、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的症状效果较好。

补中益气丸: 治疗脾胃虚弱,腹胀便溏;或因中气下陷,见脱肛,子宫脱垂,肛门下坠等症状者。

人参健脾丸: 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可用于消化不良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逍遥散/丸: 治疗肝郁脾虚,脾虚兼有脾气急躁的表现。

理中丸: 适用于脾胃虚寒,常伴有小腹冷痛,怕冷的表现,怕冷严重者用附子理中丸。临床用于无菌性性腹泻,慢性迁延性腹泻等。

保和丸: 消食和胃,适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不适、嗳腐吞酸等表现。临床上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

摩罗丹: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治疗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等。可以根除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

四、脾虚的预防调护

凡脾胃不好,均需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平时要多动少坐,饮食规律,如若服用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中医怎样治疗脾胃虚弱?

[主治]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名]香砂六君子汤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2克,干姜3克,甘草6克,茯苓15克,砂仁3克(后下),陈皮9克,半夏9克,随症加减。

[方义]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砂仁、木香理气和中,陈皮、半夏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呕吐清水不止,院冷肢凉者,可加附子9克(先煎),以温阳止呕;兼呕吐涎沫者,可加吴茱萸3克,以温中散寒,降逆上呕。

怎么治疗脾虚

脾虚的患者需要健脾益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

一、药物治疗:可以应用四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等治疗;

二、食物治疗1、用炒山药、炒薏米、炒扁豆、炒芡实,加上适当的粳米熬成粥口服,每天饮用一碗粥,起到健脾益气、化湿的功效。2、可以饮用大枣水或者用大枣养生汤代茶饮治疗,大枣有健脾益气、养血和中、安神定志的功效,可以改善心脾两虚、脾气虚弱。3、食用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薏米、芡实、扁豆等,有较好的健脾益气功效。

怎样用中医治疗脾胃虚弱?

[主治]健脾益胃,助运止泻。

[常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党参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淮山药15克扁豆12克莲子肉12克生薏苡仁15克砂仁3克桔梗3克甘草6克。

[方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症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腥秽者,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症见短气肛坠,时时欲便,解时快利,甚则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减当归,并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加减]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可加附子9克(先煎)、干姜6克、肉桂3克,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脱肛者,可加黄芪15克、升麻9克、柴胡9克,以益气升提。

中医的调理脾胃方法有哪些?

1、党参茯苓,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患者,方剂药物有茯苓、炒扁豆、党参、淮山药、薏苡仁、莲子肉、芡实等,将以上的药物共同研成为粉末,进行过筛处理。结合患儿的年龄、体重以及病情程度来调整药物用量,用药时加入大米同煮成粥,加入少许的食盐,代为早餐食用。

2、鸡内金治疗脾胃虚弱,药物组成为神曲、槟榔、鸡内金、炒麦芽、山植、炒谷芽、炒莲肉、使君子等,全部药物共同研成为为极细末,过筛之后装入到瓶内进行备用,每天用药3-4次,一周可做为一个疗程,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脾胃,减轻患者腹泻以及腹痛等不适的症状。

3、草决明炒扁豆,组成药物有草决明、炒麦芽、炒莲肉、炒扁豆、煨肉豆蔻、鸡内金、党参、生黄芪等,诸药研成为极细末,再装入到瓶子当中,用药时取出适量的药末,再加入去蛋清的鸡蛋当中,使用面包裹好食用,每天服用两次,20天可做为一个疗程。

以上就是关于“世”说新语之沁人心脾:脾是后天之本,中医三个办法赶走脾虚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世”说新语之沁人心脾:脾是后天之本,中医三个办法赶走脾虚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文标签: 砂仁   鸡内金   芡实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wanyaow.com/news/117878.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美元汇率 |优学网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 冀ICP备20020072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