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小孩如何喝中药

作者:佚名

1 少量多次喂服中药

小孩服用中药汤剂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尽量将中药汤剂煎少一些,根据不同年龄,分剂量和次数服用。

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一剂药煎两次后总计60毫升即可,每服10-20毫升,日服三次。

3-7岁的孩子可以煎100-150毫升, 每服30-50毫升,分三次服。分3次服。

7岁以上的孩子可煎150-200毫升,每服50毫升以上,日服三次。

2 根据疾病性质确定服药次数

小孩服中药,应根据疾病性质确定每日服药次数。

新病,急病要多服几次,慢性疾病可以少服几次,如感冒高热,肺炎咳嗽等,一日内可分4到5次服用,而哮喘则根据发病规律,在发作前半小时服一次,另再服两次,如昼夜持续发作,一日内服药不得少于三次。

3 3岁以下小孩喂药方法

3岁以下的婴儿好动,故应采用被动喂药法,可将患儿抱成半卧位,头部太高,颈部垫上小毛巾,固定手足,取塑料软管,吸满中药,将管口放在患儿口腔颊粘膜和臼齿间慢慢挤滴如果小儿不肯吞咽,则可用拇指和食指轻捏小儿两颊使之吞咽,切忌采用捏鼻子灌药的粗暴动作,以防药液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4 3到7岁小孩喂药方法

由于3-7岁的孩子大多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采用诱导,劝说的方法诱服中药,切忌威逼孩子喝药,以免孩子产生对抗情绪。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妙招】宝宝喝中药太苦怎么办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妙招:加点蜂蜜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宝宝的肠胃吸收,且营养丰富,具有润肺、润肠等药用价值。

建议:

一般中医在开中药时大多都会加入甘草作为调味。但对于部分宝宝来说,仅凭甘草的甜味,根本没办法让他们接受中药那种呛鼻和苦涩的味道。最好煎好后调些蜂蜜,最好是儿童专用蜂蜜,这样中药的味道能顺口些。

注意:

蜂蜜中的多种微量元素有可能改变药效,因此需遵医嘱。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妙招:适当加糖

中药加糖有窍门,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溼,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溼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注意:

药只要喝够量就行了,多喝对病情也没多大帮助。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妙招:口含小块冰

人的舌头味感与汤药的温度有关。当汤药温度在37摄氏度时,味感最苦,高于或低于37摄氏度,苦味就会减弱。

建议:

汤药温度高于37摄氏度时,易烫伤口腔黏膜及食管,因此,等汤药温度降至37摄氏度以下时,再给孩子饮服。,汤药的气味和口味依然还是很浓烈,这时让孩子含一小块冰,既不影响药物吸收,也可缓解口腔中的苦味。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妙招:药汁加蜜枣

现在大多主张中药调理,但中药不但苦,而且份量比较多,味道也重。喂起宝宝来有一定难度。建议可以在药汁中加蜜枣。

做法:

蜜枣一定不能放到中药里一起煲,这样一点甜味也尝不到的。方法是用开水浸一会蜜枣,一是消消毒,二是开水浸过的蜜枣容易捏开。把捏碎的蜜枣小块放到中药里,每一汤匙一小块蜜枣。

注意:

喝之前要先给宝宝一小块尝尝甜头。只要几分钟,小半碗的中药就能喂完哦,一般情况下不用吃完整个蜜枣,所以不用担心摄入的糖份太多。蜜枣属于清火润燥的,一般人可以食用,但最好还是问问医生是否合适您煎的药汁。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妙招:生姜止吐

如果剂量不大、加糖等方法还不能让宝宝喝下中药的话,生姜可来帮忙。妈妈们可在宝宝喝药前5分钟左右用一片新切的生姜擦涂患儿舌面,因为生姜具有止呕的作用。

注意:

喂药应在两餐之间,这样即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也不容易 *** 胃黏膜而造成吐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点,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拒绝吃药就捏着鼻子灌,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妙招:在玩耍中不定时喂服

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可以把中药放到奶瓶里吸。喂的时候,每次让孩子喝2—3口,然后放他去玩一下,再给他喝2—3口。这样不定餐数地让孩子在玩耍中吃药,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玩耍中忘记药的苦味。

注意:

这样喂服需要注意保持药液的温度,一般温度在20℃—30℃之间为佳。若温度过低,会伤害小儿脾胃,引起腹痛温度过高,又易防烫伤小儿的食道。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妙招:中药浓煎

儿童服中药要以“浓煎”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浓煎”可不等于“久煎”,因为久煎可能会造成部分中药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例如,小儿感冒用的中药多为解表类药,药味芳香易挥发,久煎易失去解表疗效。

浓煎方法:

将中药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持续15分钟即可。然后将药汁倒出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另用文火煎至所需用量即可。

给患病宝宝煎服中药的方法

煎煮小儿中药的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不同于成人。

煎药量

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如3岁以上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

煎药方法

发散药类。如花、叶类煎药时间要短而补益药类,仁、梗、壳类煎药时间要长些。均以文火(慢火)为宜,煮沸后发散药可煎10分钟补益药可煎20分钟。

喂药时间

应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服药,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并发挥作用。因为饭前服药容易刺激胃粘膜,饭后服药容易造成呕吐。

服药方法

药物的温度要适中,过热容易烫伤婴幼儿咽喉、食道、胃粘膜等过凉不但造成胃不适,肠道紊乱,还会影响药效。不要捏着婴儿牌子灌药,免得药液呛入气管,可用小勺将药液顺嘴边慢慢喂进。药中不要加糖,以免影响疗效。

小儿服用中药注意五大要点

中药的疗效好,但是服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忌口,特别是儿童使用中药的时候,因为有的食物吃进去,会让中药的药效下降甚至丢失,那么吃了中药不能吃什么呢?中药有哪些禁忌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服用中药的禁忌,下面看我的具体介绍吧。

小儿服用中药注意五大要点

我们经常说中药的副作用比较小,对人们的身体影响也比较小,但是是药三分毒,我们一定要安全的服用中药,否则会伤害到肝肾的健康。中医介绍,对于婴幼儿来说,服用中药之后很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服用中药要注意的五个要点。

一宜选安全无毒的品种

一般中草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等复杂化学成分,而肝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的婴幼儿服用后,很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婴幼儿宜选用低毒或药食两用如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等中药。

二宜用药性平和的品种

由于婴幼脏器娇嫩,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等药性猛烈的药物要慎用。

三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小儿脾气不足,消化能力差,因此应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四宜佐凉肝定惊之品

小儿体属“纯阳,热病偏多,且阳常有余,易出现肝热抽搐、惊风之症。救治小儿疾病特别是外感病邪,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症,则应在清热透解之时,佐以平肝熄风之蝉蜕、钩藤、僵蚕、地龙等。

五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小儿生机旺盛,宜饮食调理,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否则会使机体阴阳失衡,伤及脏腑气机。即便是存在虚症,也必须慎用补剂。

吃中药不能吃什么

1、吃双黄连忌大蒜

双黄连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就会降低药效。

2、吃人参忌萝卜、大蒜

西洋参、边条参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就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3、吃板蓝根忌冷饮

因为板蓝根性凉,服用前后如喝了冷饮,就会凉上加凉,肠胃难以承受便发生腹泻。同样,绿豆、香蕉、黄瓜等凉性食物都不宜与板蓝根同食。

4、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

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的作用,若同时服用发汗药物,就会与药效相抵。

5、皮肤疾患服药期间忌鱼虾、鹅肉

鱼虾富含蛋白质,鹅肉属于粗纤维肉,皮肤过敏的人容易对这两种物质过敏,所以忌食。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吃了中药不能吃那些食物,下次再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记住了,不然的话影响功效的发挥,还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中药忌口有一个总原则

服用温热或寒凉的中药时就尽量食用中性平和的食物,因为中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反,就会使药力抵消减弱,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在一些情况下,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同,也会使药对人体的力度增加,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而适得其反。

1、油腻类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2、鱼腥类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3、酸涩类

酸过多则对肠胃有刺激,故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涩者,大多含鞣质。如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4、生冷类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结语: 通过上文我介绍的儿童使用中药的禁忌,作为父母的你在给孩子使用中药治病的时候,一定要记清楚哪些食物不可以给孩子吃。若果你身边的其他父母还不知道的话,那么抓紧时间告诉他们吧,也让他们注意一下使用中药的禁忌。

宝宝喝中药要注意什么?

现在很多父母会选择中药来治疗小儿疾病,但是,中药味苦,很多小宝宝都不喜欢吃,父母就拿糖来哄孩子,或者直接把糖加到药里,那么,宝宝喝中药能加糖吗??接下来我为大家解答吧。

宝宝喝中药能加糖吗

加糖分热证、寒证

1、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

2、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3、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溼,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溼热患儿更不能加。

1、怎么为小儿煎中药

小儿患某些疾病时,经常需服中药治疗,但如何煎煮和服用中药也有一定的学问。煎煮中药时最好用砂锅,因为砂锅受热均匀,而且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也可用不锈钢或搪瓷器皿,但忌用铁锅,这是因为铁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可与中药所含的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药液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煎中药前,先用冷水将中药泡透,一般需浸泡30分钟。煎中药时,要掌握好时间、水量及火候。煎煮的时间和水量因药物的性质不同而异。清热解表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长,煮沸后10-20分钟即可,故水量要放得少些,水的液面只要高过药即可。滋补药和杂类方药,需煎煮半小时,水量要多放些,没过药后,再高出2-3厘米。有些药物为了充分发挥其药效,减少毒性,须采取不同煎煮方法,因此应按医生或药房交待的方法进行煎煮,如先煎、后下或用纱布包好再煎等。煎药的火候也要掌握好。药液未煮开时用旺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并应经常搅拌。

2、煎煮小儿中药的时间、次数

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

为小儿煎煮的药液不宜过多,应根据小儿的年龄控制药液的多少,如3岁以上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

3、服药时间

应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服药,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并发挥作用。因为饭前服药容易 *** 胃粘膜,饭后服药容易造成呕吐。

补养药宜空腹服,以利于吸收

驱虫药应于早上空腹服,可提高杀虫效果助消化的药要在进食稍后再服,以助疗效。

一般来讲,服用中药时只要按医嘱正确执行,就能达到治疗作用,而且也比较安全。

4、服药的温度

中药煎好后,放到不冷不热时服用叫温服,一般多采取这种方法服药。但也有一些病人需要冷服或热服。如消化不良、痢疾等腹泻的病儿畏寒则需要热服外感风寒感冒时也需要热服,热服可助发汗,解表退热。患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脑炎等热性病时,中医往往使用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凉性中药,这类中药冷服效果比较好。这种温药热服,寒药凉服的原则,是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而定的,也是中医治病的一个原则。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小儿服药过热容易烫伤婴幼儿咽喉、食道、胃粘膜等过凉不但造成胃不适,肠道紊乱,还会影响药效。不要捏著婴儿牌子灌药,免得药液呛入气管,可用小勺将药液顺嘴边慢慢喂进。药中不要加糖,以免影响疗效。

宝宝喝中药能不能加糖,,上面的文章都为我们做出了介绍,父母以后喂小儿喝中药就要注意这些事项,正确喝中药。

小孩喝中药,一天几次?饭前还是饭后?

问题分析:

你好,1岁多的小孩应用中药治疗的剂量为成人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每天两次即可,是饭前还是饭后要看治疗什么疾病了,一般是饭后,健胃的在饭前。

意见建议:

建议严格按照医生的遗嘱服药,严禁自己决定加量或者改变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让小孩喝中药 小孩喝中药太苦怎么办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怎么让小孩喝中药 小孩喝中药太苦怎么办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文标签: 发汗药   莱菔   熄风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wanyaow.com/news/115533.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美元汇率 |优学网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 冀ICP备20020072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